【中新社北京6月15日電】隨著臺灣地區7月有望放寬邊境防疫措施,外界關心屆時能否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對此,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在北京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關於恢復航點運行,大陸方面沒有障礙。民進黨當局應該從善如流,回應企業和民眾需求。
關於恢復航點,台陸委會稱「非常重視」,正在「綜合評估」。對此,馬曉光指出,民進黨當局多次表示要「評估」,但「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他表示,兩岸實現直航以來,大陸一直採取積極措施,保障和便利兩岸同胞直接往來。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2月至今,民進黨當局以防疫為藉口單方面暫停除往返北京、上海、廈門、成都四個城市以外的兩岸其他空中客運航班。這不利於兩岸人員往來與經貿交流合作。
馬曉光回表示,大陸方面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實施「動態清零」的防疫總方針,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進一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自己的事。
他提到,今年4月以來,臺灣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新增確診病例迅速增加,單日新增病例一度突破9萬例,單日死亡人數達到213例。最近,島內各界人物也紛紛「中招」。可以說,臺灣民眾確確實實付出了慘痛代價。
對於台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以及很多民進黨政治人物近期陸續確診,馬曉光表示:「如果他們缺快篩試劑,儘管開口,我們可以郵寄,希望他們能收到。」
另就臺灣輸入大陸的冰鮮及冷凍水產品的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問題,馬曉光介紹,按照海關總署規定,海關從6月10日起暫停接受相關企業的產品進口申報一周。海關將加大對臺灣輸入冷鏈產品及其外包裝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嚴格防範疫情輸入風險,切實保護民眾健康安全。
臺灣華視誤報「解放軍導彈攻擊」等資訊遭罰
【中新社臺北6月15日電】台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5日表示,認定華視新聞資訊台兩起誤報事故違反相關規定,共處罰金100萬元新臺幣(下同)。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消息,此次華視遭罰涉及兩起誤報資訊案件,分別是2022年4月20日7時在電視畫面字幕中播報快訊稱,「新北市遭到解放軍導彈攻擊」「臺北港艦艇爆炸,設施、船舶損毀」等11則錯誤資訊;以及4月20日9點整點新聞畫面下方播出「大屯火山爆發,岩漿滾滾而下」等3則災害錯誤資訊。
「NCC」表示,對案件的裁量基準除考慮內容情節外,也參考電視臺過去兩年是否有被罰記錄,最後斟酌罰款100萬元。
此前臺北地檢署介入調查並認為,華視兩起播出事件中,製作人、導播中心召集人、資深編輯4人有疏失,但認定不構成「散播災害謠言或不實訊息罪」而簽結全案。
華視新聞資訊台在臺灣有線電視播放系統52頻道播放,此前該頻道播放臺灣中天新聞台,該台遭「NCC」不予換照處分於2020年12月下架。
臺灣輿論此前質疑,相較對中天新聞台違規即懲罰至撤照,「NCC」是在縱容華視的過失。
國務院台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4月27日曾表示,華視相關快訊及其引發的恐慌充分說明,民進黨當局的謀「獨」挑釁是臺灣安全的最大威脅,給臺灣民眾心理上造成巨大陰影。
國台辦:6月以來上海台企工業企業復工複產率逾90%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電】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在北京表示,上海市台辦優化惠企服務,一企一策加強精准對接,會同相關部門著力解決台企復工複產出現的新問題,為台企及時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6月以來,上海台企工業企業復工複產率超過90%,商業企業超過70%。
國台辦例行新聞發佈會當天舉行,馬曉光回答相關問題時作上述表示。
他介紹,日前,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在財政、貨幣金融、穩投資促消費、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本民生等6個方面推出33項措施。符合條件的台商台企一體適用、從中受益。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廣東、貴州等省市隨即紛紛出臺落實方案,結合本地實際出臺配套實施細則和具體操作辦法。另外,全國台企聯近期收集彙編《近年來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出臺的主要惠企政策》,發放給廣大會員、各地台協,幫助台商台企應知盡知、應享盡享各項惠企紓困政策措施。
馬曉光提到,安徽省台辦積極協調有關方面搭建銀企合作平臺,為台企提供金融服務,説明企業紓困解難,目前已協調興業銀行合肥分行等金融機構為43家台企提供金融貸款共計約26億元人民幣。江蘇省昆山市在疫情趨緩後迅速推動當地644家規模以上工業台企全部復工,為當地台企復工複產按下「快速鍵」,目前產能已恢復到正常水準。
馬曉光表示,為台商台企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是大陸一貫的方針政策。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指導各地台辦會同有關方面為台商台企提供更大支援和更好服務,助力台商台企克服困難,扎實發展,行穩致遠。
海峽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