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傳媒關注來澳醫觀期縮减至「10+7」措施。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表示,「10+7」方案是本澳經分析不同地方的資料和經驗後推出的方案,就目前全球的流行病毒株Omicron,潜伏期較短,所以研究後縮短醫觀期爲「10+7」。
入境本澳翌日爲第1天,如7月1日入境,即7月2日是醫觀的首日。至第10日,早上由防疫人員上門采樣核檢,結果無异常即可結束醫觀離開酒店,即滿10天當日的較晚時間可解除隔離、離開酒店,進入7天的自我健康監測階段。
應變協調中心介紹,過去的「14+7」措施,醫學觀察人士會在隔離第13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得出陰性結果後于第14天離開酒店。入境當天視爲第零天,翌日才爲第1天,這與現時的「10+7」安排一致。
而就現行「10+7」的安排,由于縮短了醫學觀察天數,爲謹慎起見,以减低風險,需要安排醫學觀察人士在第10天進行核酸檢測,這些人士得出陰性結果後才離開酒店;考慮到過往核酸檢測會在較晚時間才有結果,因此初期安排醫學觀察人士在第11天離開酒店。
後來,爲了讓相關人士儘早解除隔離,經過多部門協調和優化流程後,便作出了新安排,即核檢機構于醫學觀察滿10天的當日上午儘早爲相關人士完成核檢采樣,幷于當天有陰性檢測結果後,酒店和相關部門隨即爲醫學觀察人士辦理解除隔離手續,這些人士便可離開酒店。
接受醫學觀察的人士須留意,解除隔離、離開醫觀酒店的時間會在較晚時間,故應作好後續的行程及住宿安排。
有關人士在10天的醫學觀察期內共需接受7次核檢,分別在第1、2、3、5、7、9及10日。至于7天的自我健康監測,期間需進行5次核檢,如有個別患者的潜伏期較長,亦可藉自我健康監測的核檢安排及早發現倘有的病例。
來澳隔離醫觀措施縮减至「10+7」,何時能進一步縮减至「7+7」?梁亦好表示,明白部分居民希望越减越短,但亦有部分居民認爲長時間醫觀較穩妥。將視乎「10+7」推行後的情况,尤其是否會增加本澳風險再作考慮,不排除推「7+7」。
國家衛健委發布《猴痘診療指南》,梁亦好表示,衛生局已制定醫護人員通報指引及病例定義,已列明猴痘傳播方式。仁伯爵綜合醫院亦已向醫護人員作講解會,當局會因應國家的指引作更新。
猴痘疫苗及藥物方面,將猴痘列爲法定傳染病的程式正在進行。疫苗及藥物方面,采購較困難,暫未有更多消息。
本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