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評論:遊錫堃狂言囈語背後的政治「算盤」

  【中新社北京6月22日電】一周時間裡,國台辦兩度點名批評遊錫堃。謀劃竄訪捷克、叫囂「雲峰飛彈」可以打到北京,這位元臺灣地區民意機構負責人,在謀「獨」挑釁的路上越走越遠。狂言囈語背後,是打得精的政治「算盤」。
  很早涉足政壇,游錫堃曾任民進黨主席、行政機構負責人等要職,不論身處何位,皆處心積慮謀「獨」,觸角伸向方方面面。在民進黨主席任上,他推動所謂「正常國家決議文」,創辦所謂「正常國家促進會」,意圖昭然若揭。擔任民意機構負責人後,成立所謂「修憲委員會」,插手新疆、香港事務,稱「臺灣文化不等於中華文化」,甚至要將「中醫」改名為「台醫」,推動「去中國化」無所不用其極。
  勾結外部勢力謀「獨」挑釁,亦是遊錫堃的慣用套路。近日,他借媒體放風,稱將於下月訪捷克,以促進所謂「議會外交」。早前,他更是不遺餘力鼓吹「台美建交」,為此多次到美國、日本及臺灣各大學演講,稱「台美‘建交’若能成功,‘臺灣正名’‘制憲’‘入聯’等目標便能水到渠成」。毫不遮掩其甘當外部勢力「棋子」、頑固推動「台獨」的本性。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日前在一場視訊演講中,遊錫堃甚至公開宣稱,臺灣研發的「雲峰飛彈」可以打到北京,而且已經量產,並叫囂「大陸不要傷敵八百自損一千」。此番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遭批「洩漏了民進黨當局不管臺灣人民死活的底」。兩天后,他反口指相關說法是看媒體報導得知,「主要訴求是和平」,試圖為己解套。
  在國際局勢動盪不安的當下,遊錫堃此番危險操作背後其實是利益算計。離臺灣「九合一」選舉已不到半年,此次選舉攸關藍綠各政黨在島內各縣市政治力量對比,將直接影響2024年執政權的爭奪,各派政治力量皆拼盡全力。此時刻意升高兩岸對立,實則企圖鼓動部分被灌輸所謂「抗中保台」思想的年輕人出來投票,衝刺綠營的縣市長選情,將兩岸關係變成綠營的選票提款機。而走得越遠,越能得到極端「台獨」分子的支持,更可能在民進黨派系鬥爭中取得更多資源。
  被利益蒙蔽心智的政客,無視新冠疫情肆虐下的臺灣民生疾苦,仍執著於不擇手段煽動「反中仇中抗中」民粹,為勾結外部勢力尋找藉口。這再次證明,「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是破壞兩岸同胞根本福祉的禍害。
  去年11月,遊錫堃與蘇貞昌、吳釗燮一道被大陸列入頑固「台獨」分子清單,依法實施懲戒。兩岸和平發展局面來之不易,廣大臺灣同胞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執迷不悟的「台獨」分子裹挾。
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
  【中新社甘肅天水6月22日電】伴著淅淅瀝瀝的雨聲,2022(壬寅)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22日在「羲皇故里」甘肅天水伏羲廟廣場舉行。同日同時,在臺灣新北市舉行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這是兩岸第九次同時異地舉辦共祭伏羲活動。
  甘肅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公祭伏羲由來已久,相沿成習。1988年,天水市人民政府恢復歷史上的公祭伏羲典禮。2005年起,公祭伏羲大典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確定每年6月22日舉行。
  當日,雨中的天水伏羲廟古柏蒼蒼,古曲悠悠。前來祭拜的海內外人士以鮮花、雅樂之儀和虔敬之心,致祭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五十六個民族代表依次進入伏羲廟行鞠躬禮、敬獻鮮花、瞻仰聖像。
  此次公祭大典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突出「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宗旨,圍繞「講好伏羲畫卦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題。
  今年的公祭典禮還搭建了「同根同祖,中華共祭——億萬中華兒女線上祭祖雲平臺」,在網路平臺開設「祭伏羲」話題,線上線下同步祭祀。
國民黨:高雄市長人選或在下周公佈
  【香港中通社6月22日電】臺北消息:針對高雄市長提名人選,中國國民黨22日透露,2份內參民調中,外界關注的智庫執行長柯志恩分別位居1、2名,提名人選或在下周正式公佈。
  國民黨高雄市長人選未定,目前尚未有人正式宣佈參選,參選意願較強的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日前因黨內民調外流表示不滿,其兩次要求國民黨中央提供民調資料都遭到拒絕。
  國民黨副秘書長王育敏當天表示,黨中央做了2份高雄市長人選內參民調,第一份民調的前三名為柯志恩、高雄市議員陳麗娜、立委陳玉珍,第二份民調納入了前高雄市副市長李四川及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前三名為李四川、柯志恩、楊志良。
  王育敏指,國民黨選策會將根據民調結果,儘快做出提名人選的建議,提名人選在下周應可以正式公佈。
  此外,國民黨將於8月28日召開全代會,剩餘縣市包括新北、台中等,有關人選何時能夠底定,王育敏表示,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都是現任優秀的地方首長,黨中央完全尊重二人意願,也希望能在全代會前完成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