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6月26日電】七國集團(G7)領導人26日齊聚德國巴伐利亞州,召開為期三天的峰會。俄羅斯與烏克蘭危機是本次峰會的重要議題。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6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將在本次G7峰會上發起一項有關全球基礎設施的倡議。
據悉,本次G7峰會的議題涉及俄烏衝突、氣候變化、能源危機、糧食安全、經濟復甦等話題。觀察人士指出,在俄烏衝突持續升級的背景下,七國集團在此次會議中將面臨多年來最嚴峻的挑戰和危機。
BBC報道稱,在本次G7峰會上,領導人預計將尋求在支持烏克蘭問題上保持統一戰線。
此次峰會的東道主、德國總理朔爾茨本周表示:「這次峰會不僅要傳達北約和七國集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的信息,而且要讓全世界的民主國家站在一起反對普京的帝國主義,就像他們在對抗饑餓和貧困時所做的那樣。」
路透社引述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七國集團成員國將同意禁止從俄羅斯進口黃金。預計七國集團領導人還將討論應對能源價格上漲以及替代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進口的方案。
英國首相約翰遜將承諾向烏克蘭提供進一步的財政支持,包括為世界銀行貸款提供4.29億英鎊的擔保。他將敦促盟國繼續支持基輔,反對莫斯科的「野蠻行徑」,並表示現在不是放棄烏克蘭的時候。
央視新聞客戶端援引分析人士指出,表面上看,烏克蘭危機使歐洲多國暫時加強了與美國的「捆綁」。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發現被犧牲的是歐洲的利益,而維護的卻是美國的霸權。
事實上,俄烏衝突讓越來越多國家看清美國的真實面目和企圖。世界上越來越多人已經看清,為維護自身霸權,美國不僅推動俄烏衝突一步步升級,拉攏西方國家對俄施加極端制裁,衝擊全球經濟民生,還強化美國主導的軍事同盟體系,大搞集團政治、陣營對抗,嚴重破壞全球治理體系,令進入動蕩變革期的世界面臨更多難題。
香港中通社6月26日電 為期三天的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26日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埃爾茂舉行。在峰會開幕前夕,德國總理朔爾茨當天率先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了雙邊會晤,重點就烏克蘭問題交換意見。
據美方一名高級官員透露,此番對話的目的是「在政治和外交層面繼續密切協調」,涉及對烏財政和軍事援助、對俄制裁等內容。這也是拜登自2021年1月宣誓就職美國總統以來首次訪問德國。
兩國領導人在進行閉門會談前短暫公開亮相。拜登在談及當天晚些時候開幕的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時坦言:「任重而道遠」。
德國是2022年七國集團的輪值主席國。俄烏局勢是本次峰會的重要議題,同時提上議程的還包括有關氣候保護、能源危機的討論。
據分析,七國集團成立近五十年來還從未面臨過如此多重且嚴峻的危機,俄烏衝突仍在持續,糧食安全日益受到挑戰,全球通脹加劇,經濟復蘇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等。而除了經濟形勢、基礎設施和投資領域的國際夥伴關係以及對俄制裁之外,各國領導人在與會期間還將聚焦氣候變化和新冠疫情帶來的一系列後果。
據悉,除了德國、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七國的首腦之外,德國此次還邀請了印度、印度尼西亞、南非、塞內加爾和阿根廷的領導人與會。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將出席會議。
而為了確保本次峰會能夠順利召開以及維持周邊不斷爆發抗議地區的現場秩序,德國從全境調用了約18000名警力,並投入軍用直升機、高壓水槍等以進行高規格安保戒備。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