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8月2日,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竄訪中國臺灣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竄訪鬧劇」的負面效果會不斷顯現,佩洛西並未迎來想像中的高光時刻,反倒遭遇了政治生涯的至暗時刻,上演了美國政治外交的大翻車。
  「竄訪鬧劇」落幕,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繼續她的亞洲之行,前往韓國。還沉浸在自己「演出成功」狂熱興奮中的佩洛西沒想到,她剛下飛機,就被招待了一頓「韓式冷面」——韓國方面沒有任何高級別官員到機場迎接她,外長開會去了,在家中休假的總統尹錫悅也乾脆俐落地表態,無法與之見面。
  從8月2日開始,世界各國官方發聲,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五大洲多國友好組織和人士也紛紛表示,強烈反對和譴責佩洛西竄訪臺灣的不負責任行徑,一致認為這一野蠻行徑嚴重違反了國際公認的一個中國原則,惡意侵犯了中國國家主權,公然干涉了中國內政,公然破壞台海、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堅定支持中國政府和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必要措施。

新加坡:李顯龍當面勸告穩住中美大局至關重要


  8月1日淩晨4點20分,佩洛西到達了自己亞洲之行的第一站——新加坡。
  在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會晤中,李顯龍當面勸阻佩洛西應該以大局為重,保持中美關係穩定。
  作為一個極度依賴旅遊與進出口貿易的亞太國家,新加坡對地區安全局勢極為重視,畢竟新加坡作為一個因海峽和港口而興起的國家,只有亞洲乃至全球的政治、經濟保持穩定,才能夠實現自身的發展。
  此前,李顯龍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中美兩國關係,事關全球穩定和發展。他的表態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廣大亞洲國家的態度,那就是不希望美國進行單方面挑釁,進而激怒中國,從而引發亞洲乃至全球局勢的混亂。
  在此次佩洛西和李顯龍的會晤中,李顯龍明確強調了穩定的中美關係對地區和平與安全的重要性,他更是語重心長地奉勸佩洛西不要搞一些小動作,要有誠意地維護中美關係的穩定。
  新加坡與美國關係一貫良好。特別是近些年來,新美兩國高層互動頻繁。今年以來,李顯龍總理已經兩度訪美,並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場外同美國總統拜登會面。而在過去的一年裡,新加坡國務資政尚達曼、時任財政部長目前也是副總理的黃循財、國防部長黃永宏、外交部長維文、貿工部長顏金勇和通信及新聞部長楊莉明也先後出訪美國;拜登政府則先後已有5人訪問了新加坡,包括能源部長格蘭霍姆、國防部長奧斯丁、貿易代表戴琪、商務部長雷蒙多和副總統哈裡斯。
  8月5日,新加坡外長維文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第55屆東盟外長會議行程結束前向媒體表示,當前的台海局勢讓他「必須告訴所有新加坡人」,「這是一個危險的時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5日報導,維文表示,在他的觀察中,中美兩國都不尋求衝突,但還是有發生意外和誤判的危險。
  維文也提到,自二戰結束以來,經濟一體化、自由貿易、全球化趨勢造就了東南亞的和平與繁榮。他擔心,如果中美關係破裂,這一和平與繁榮的時期可能會結束。
  維文還說,如果中美分道揚鑣,將意味著更高的成本、更低效的供應鏈,也意味著一個更分裂的世界,一個更混亂和危險的世界。
  「我知道中美必須競爭,甚至可能對抗,但所有人都利害與共(have skin in the game)。我們真的希望美國和中國能夠共處。」維文說。


東盟外長:罕見就臺灣問題發表聯合聲明


  在8月2日結束了對新加坡的訪問後,佩洛西乘專機抵達了馬來西亞,開始了她此次亞洲之行第二站的訪問。
  就在佩洛西抵達馬來西亞之際,馬來西亞網路媒體「今日自由大馬」(FMT)在其官網上刊登了一封由馬來西亞公共政策學者林德宜(Lim Teck Ghee)寫給佩洛西的「公開信」。
  林德宜在文章開篇對佩洛西強調:「作為美國眾議院議長的你、拜登總統和美國軍方決定在你亞洲行程中,安排停留臺北,是不必要的挑釁,這不符合中國臺灣地區、美國,甚至世界各國的利益。」
  林德宜在信中呼籲佩洛西及早改變計畫,不要竄訪臺灣。他還建議佩洛西多關心美國國內的民生和社會問題,而不是跑到遠離美國的地方搞一些對自己在美國加州的選民沒有什麼實際幫助,只會惹怒中國的事情。
  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第55屆東盟外長會議及相關會議期間,馬來西亞外交部長賽夫丁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必須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因此,無需多說,我只想重申一個事實,即我們希望所有關心的人都能看到這情況,並以最好的方式處理。」賽夫丁表示,馬來西亞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希望看到該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得到維護。
  賽夫丁補充說:「在區域的貿易和技術方面,我們非常重視美國和中國。因此,我們希望與中國和美國成為朋友。」
  在佩洛西竄訪臺灣之後,台海問題成為全球熱議話題。8月3日晚間,正在參加第55屆東盟外長會及系列會議的東盟各國外長罕見就台海局勢發表聯合聲明。
  東盟呼籲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採取挑釁行動。「我們重申,東盟所有成員國對一個中國政策的支持。世界迫切需要各國領導人的智慧和責任,以維護多邊主義、夥伴關係、和平共處、良性競爭。」聲明稱,東盟願意為促進各方和平對話發揮建設性作用,包括利用東盟主導的各項機制緩和緊張局勢,維護地區和平、安全和發展。
  法新社評論稱,東盟內部實際上分裂為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家(如緬甸、柬埔寨和老撾)以及其他對北京持謹慎態度的國家,但沒有一個東盟國家正式承認臺灣,也沒有一個國家表現出支持臺灣當局對抗中國大陸的意願。


韓國:「機智」冷處理


  8月3日下午,佩洛西竄訪臺灣結束之後,搭機飛抵本次亞洲之行的第三站——韓國。
  令人沒想到的是,與美方有著良好關係,甚至一上臺便推動「薩德」重啟的韓國總統尹錫悅,竟然在佩洛西訪韓前夕,以「休假」為由避而不見,攜妻子看戲聚餐,這一幕讓韓國輿論炸了鍋。不過,這還只是佩洛西訪韓遭冷遇的一個前奏。在佩洛西專機抵達韓國機場時,韓國方面沒有任何高級別官員到機場迎接她。隨後,韓國外交部還公開表示:始終堅持一中立場。
  韓國方面韓國外長朴振稱,第二天上午要參加東盟系列外長會,無法與佩洛西會面。韓國總統尹錫悅更是「機智」地通過總統辦公室對外表示,自己正在夏季休假,沒法與佩洛西面對面交流,只能「通通電話」了。佩洛西興沖沖而去,想不到卻熱臉貼上了冷屁股。據韓國媒體報導,佩洛西和美國駐韓大使館對此次韓方的接待與安排表示「相當不滿」。
  不過,要怪還是得怪佩洛西自己。竄訪臺灣地區,挑釁中國,搞得地區局勢緊張,四鄰不安,完全沒有一點為客之道。對這麼一個麻煩製造者,有韓國學者就抱怨,佩洛西的行為令人擔憂,削弱了美國「團結盟友」的努力。
  根據韓國媒體的報導,韓國總統府官員也表示:「佩洛西議長的韓國夥伴是韓國國會議長,兩國議長將舉行會談並共進午餐。」
  此外,韓國總統府官員還說:「當然歡迎佩洛西訪韓,希望通過韓美兩國國會議長協商取得更多成果……韓國政府的立場是,基於通過對話與合作實現區域和平穩定的方針,與區域內有關國家就各種事宜保持緊密溝通。」
  韓國《東亞日報》分析認為,韓國也是在未雨綢繆,避免麻煩。中韓關係最近很微妙,半島局勢也很微妙,誰都不希望事情變得更加微妙。因此,韓國總統和外長「恰巧」分別要休假和出差,就不安排與佩洛西會面了,這樣也就避免「不適的局面」發生。
  實際上,韓國的種種舉動表明,韓國恐怕並不贊同佩洛西挑動台海問題,因為一旦中美關係因此惡化,甚至擴大到軍事對抗的程度,或會對韓國帶來兩個方面的麻煩。
  一方面,韓國國內流傳著「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這句話,可以說總結出了韓國在中美之間的尷尬處境。由於半島局勢遲遲未能解決,美國已在韓國領土上駐軍多年,雙方組建軍事同盟共同應對朝核問題,可以說是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韓國與中國這個亞洲最大國家為鄰,經濟層面根本繞不開中國。
  就在佩洛西到訪韓國前一天,韓國《中央日報》網站有一篇文章的標題,就是「韓國為什麼不能無視中國對晶片四方聯盟的反對」,呼籲韓國一定要慎重。因為晶片是韓國對華出口的重要產品,韓國晶片60%是出口到中國的。一旦晶片出口減少,不僅韓國對華貿易順差不保,韓國整體貿易順差都將隨之減少。
  為了避免美國在晶片問題上對自己施壓,加入美國糾集的所謂美日韓和中國臺灣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4),尹錫悅不見佩洛西顯然是明智之舉。文章質疑這樣的聯盟能成功嗎?「韓國要為晶片四方聯盟的失敗做好準備!」
  很顯然,韓方明顯不願意中美關係破裂,導致自己必須「選邊站」,為一方放棄另一方的利益,尤其兩邊都是韓國的命脈,放棄任何一邊都會令韓國陷入巨大危機,為了躲開尷尬局面,韓國只能給佩洛西下碗「冷面」吃了。


日本:橫加指責,火上澆油


  由於不顧各方反對執意竄訪臺灣,佩洛西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成為了籠罩在本次亞洲行上的一層厚重陰影。
  然而,相較于尹錫悅採取的「回避式」的曖昧態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態度則要直接得多。
  為了歡迎佩洛西的到來,也為了表明日本堅持親美的對外政策,8月3日,日本岸田文雄政府與七國集團在佩洛西到訪之前就佩洛西訪問臺灣地區一事發表了一份顛倒黑白的聯合聲明。隨後中方就立刻對G7成員國發動反制,宣佈取消中日外長級會晤。
  就在中日外長取消會晤之後,8月4日下午,日方又開始針對解放軍環島軍演發難。日本方面聲稱「中國的炮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通過外交管道強烈抗議,並宣佈取消中日外長級會晤。事實上日中從未劃定公認的所謂「專屬經濟區」,日方顯然是找一個藉口尋釁。
  8月5日上午,柬埔寨金邊舉行的東亞峰會(EAS)外長會議上發生一起突發事件:當日本外相林芳正發言時,中國外長王毅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同時離席退場。在場媒體稱這標誌著中日關係「矛盾公開化」,猜測原因仍然是G7聯合聲明和軍演行動導致的。
  與此同時,佩洛西和岸田文雄進行了會晤。雙方大談烏克蘭局勢、台海問題等;在訪談結束後的聯合發佈會上,岸田突然開始將矛頭對準中國。他稱「中方的行動對地區和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造成嚴重影響,導彈落入日本的『專屬經濟區』對民眾還構成了巨大威脅」,所以要求中方立即停止演訓。
  值得注意的是,岸田文雄和佩洛西還重申了他們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和臺灣海峽穩定」的所謂「承諾」。這不僅表示日方對佩洛西此次亞洲行的積極態度,還意味著岸田希望更多地配合美方在「印太地區」的進一步參與。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日本一直是華盛頓外交政策的最堅定支持者,但這次岸田本可以就中國軍事演訓採取更為溫和的立場,不過他並沒有這麼做。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8月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還特意提醒日方,指出日方領導人最近在臺灣問題上表現非常不好,中國人民非常不滿。華春瑩說,日方對於美方侵犯中國主權的行徑選擇性失明,卻跳出來對維權者橫加指責,公然替侵權者張目,完全是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在臺灣問題上企圖挑釁滋事,企圖以此來遲滯中國的發展壯大,破壞中國的和平統一和崛起的進程,將是徒勞的。
  有分析認為,在這次岸田文雄繼續對中國軍演潑髒水、跟隨佩洛西表態後,中日關係很可能越來越差,甚至影響到兩國的貿易。對此也有人評論稱:「不明白日本為什麼要和萬里之外的幾個國家混成一團,顯然佩洛西馬上就走,德、英等國家也不可能橫跨亞歐來支援,最後只留下日本和中俄兩國『對壘』,這種摩擦產生的疼痛一定會是長期的。」


(陳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