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狂打侯友宜學位弄巧反拙

  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曾任「中央警察大學」發言人及外事警察系主任的游毓蘭(原名葉毓蘭),昨日在臉書公佈「警大」正式回復其「立委」辦公室的函文,證實侯友宜報考資格合乎規定,且博士班修業期限與口試均無違反程序與學術倫理。游毓蘭指出,一個正常的學位授予信息澄清,却因爲捲入林佳龍的選戰攻防,而成爲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令人質疑「警大」立場不公,過去這十天,自己收到無數學長、同學、學弟妹,甚至是社會大衆的殷殷垂詢,都懷疑「警大」被政治介入施壓。她說,「警大」連前校長侯友宜的校友資格都不敢據理陳述,如何當所有校友的母校與靠山呢?
  「警大」此公函還了侯友宜博士學位真相的大白,也還了侯友宜人格的清白。如果「警大」校長陳檡文不再像前幾天那樣聲稱「沒發聲明」,而是默認該公函是代表「警大」的立場的話,就等於是正式宣告,林佳龍以至是整個民進黨針對侯友宜的「奧步」選戰手法,徹底失敗,將會導致林佳龍的選情更為慘兮兮。
  此前幾天,林佳龍在眼見自己的選情與侯友宜進一步拉大距離之下,急不擇路,也就「東施效顰」「邯鄲學步」地效法藍綠陣營都在打的「論文、學歷泥巴戰」,質疑侯友宜的「警大」博士學位。當「警大」公關室發出聲明否定這個質疑是,「警大」校長陳檡文在第一時間強調「沒發聲明」,將懲處未經長官批准授權的承辦人員,讓相關話題不斷延燒,林佳龍團隊以至整個民進黨都像打了雞血針般狂躁起來,狂打侯友宜。而「警大」昨日以正式函文回复「立委」游毓蘭辦公室的方式,證實侯友宜報考資格合乎規定,且博士班修業期限與口試均無違反程序與學術倫理,並以詳盡的事實依據,逐一反駁了林佳龍團隊及其他民進黨人的質疑。這等於是猛刮了林佳龍和民進黨的巴掌。
  「警大」以回函「立委」辦公室的方式作出澄清,一方面是為了降低陳檡文此前發表聲明的「自傷衝擊力」,「警大」在經認真查證後,發現侯友宜的博士學位是合法及合規的,但又「低不了頭」由校方尤其是校長陳檡文,以正式聲明方式發表,另一方面,「恰巧」曾是「警大」發言人及教授、系主任的游毓蘭的「立委」辦公室發文詢問,而充分利用此機會回函,在給校友面子的同時,也等於是公開發文澄清,證實侯友宜的學位「珍珠都冇咁真」,既是給了「立委」面子,尤其是其代表了「全民」,又避免了由校方發表「自打咀巴」的聲明。
  昨日「內政部長」徐國勇在「立法院」答詢的一番話,就充分暴露了林佳龍團隊此次「奧步」動作的本質。當多名「立委」質疑徐國勇在「警大聲明被校長反駁」爭議中的態度時,徐國勇除強調「警大」雖屬「內政部」轄下單位,不過「警大」屬於學術機關,他不會介入之外,也一時脫口表示「這已經很明顯涉及選舉,就是因為選舉在做這些嘛」。
  這番話,可能會令「警大」校長陳檡文難堪。由這樣的人教導出來的學生,今後在維護社會治安及偵查案件時,怎能做到跳脫政黨羈絆,中立無私?
  從這一事件中,也折射出不少錯綜複雜的問題。其一、林佳龍面對將會慘輸的局面,並不服氣,希望能透過祭出「奧步」的手段盡量輸少一些,以爭取能夠與賴清德配對參加「二零二四」的大選。實際上,侯友宜已經進一步拉大了與林佳龍的距離,林佳龍無法從侯友宜的市政上找到「茬」,就在侯友宜的私德領域從雞蛋中找出「骨頭」,因而就乘著這段時間藍綠兩陣營都狂打對方論文學歷的「東風」,加入這場泥巴戰。當得悉侯友宜從學士「跳讀」博士後,就不顧當時的時空背景及特殊安排,只是以慣常思維未經查證就狂打了起來。以為即使是未能扳倒侯友宜,也能拉近距離,為自己與賴清德配對參加「二零二四」大選創造條件。
  從目前情勢看,蔡英文已經提前「跛腳」,基本喪失對「二零二四」的話語權,將由賴清德主導。實際上,蔡英文原先看好的鄭文燦,證實「扶不上壁」,現在就連鄭文燦本人也都心灰意冷,竟然報名參加足球協會理事長的競選。因為按照《國民體育法》規定,「中央」機關政務人員不得擔任理事,這就顯示鄭文燦對自己的政治前景已經看淡。而蔡英文推出陳建仁以作為鄭文燦的「候補」,但在民進黨內的論資排輩看,陳建仁明顯地不敵賴清德。
  賴清德要找林佳龍配對,一方面兩人都是「獨味相投」,另一方面是兩人分屬民進黨內的兩個最大而且是對立的派系「新潮流系」與「正國會」,以示民進黨內各派系大團結。而且,兩人都當過「直轄市長」,擁有管治經驗,不像陳建仁只是「象牙塔中人」,人品好未必能駕馭複雜局面。
  其二、林佳龍打侯友宜,本意是順帶「修理」委任侯友宜為「警大」校長的馬英九。但在客觀上卻「幫」了侯友宜一把。當年馬英九上台時,將時任「警政署長」的侯友宜調任「警大」校長,讓侯友宜騰出位子給台北市警察局長王卓鈞。  此舉,可謂「一箭三鵰」,其一是馬英九任台北市長時,王卓鈞配合密切,因而給予獎賞;其二是要與大陸進行警務合作,聯手打擊跨境犯罪活動,必須是自己信得過的人;其三是馬英九懷疑侯友宜「藍皮綠骨」,尤其是侯友宜對「兩顆子彈案」調查報告的結論,懷疑是向陳水扁嚴重傾斜,因而得到陳水扁的獎賞,將其從刑事警察局長直升「警政署長」。
  而林佳龍團隊有關侯友宜是同期警官中躍升速度最快的,比同學快了十年,因而質疑其當年可以出任「警政署長」及「警大」校長,是否就是多了這本博士論文之說,等於是為侯友宜「平反」,那就並非是「兩顆子彈」而升官,而讓侯友宜進一步擺脫「藍皮綠骨」的嫌疑。盡管在程度上,不像「獨派」攻擊其帶隊緝捕「台獨烈士」鄭南榕那樣明顯,但也反證了他的上位,並非是因為「兩顆子彈案」而·晉升。因而林佳龍團隊再次弄巧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