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日增本土感染人數上升 疫情「多點散發與局部集中」

  【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電】綜合消息:國慶假期以來,中國內地日增新冠肺炎本土感染人數持續攀升,9日新增1939例(確診+無症狀者),創自8月下旬以來的新高,波及29個省份。
  中國國家衛健委10日通報,9日中國內地新增確診病例434例,其中境外輸入61例,本土373例(含61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672例,其中境外輸入106例,本土1566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截至9日24時,中國內地現有確診3886例,累計死亡522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53575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646例,累計確診24661例,無死亡病例。
  中國內地9日新增本土確診373例,來自21個省份:內蒙古119例,新疆70例,廣東31例,雲南28例,山西25例,四川18例,北京13例,河南11例,重慶10例,另12個省份各有個位數新增。
  當日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566例,分佈在28個省份:內蒙古559例,新疆376例,四川76例,甘肅68例,雲南和寧夏各49例,湖北48例,河南45例,安徽41例,上海31例,另18個省份各有30例以下的新增。
  官方通報的資料顯示,中國內地本土疫情繼續呈「多點散發、局部集中」之勢,9日新增本土感染者波及省份達到29個,但內蒙古(119+559)和新疆(70+376)兩個省份的感染人數占當日中國內地新增本土感染者總數的近六成。
  為阻斷疫情傳播,包頭市從10日起實行提級管理。高風險和中風險區域全部按高風險區域標準予以封控,實行封閉式管理;低風險區域按中風險區域標準予以管控,居民原則上居家。
  北京市10日通報,該市9日新增本土感染者14例,其中社會面篩出3例;至10日15時,北京再增本土感染者12例,均為隔離觀察人員。9月29日以來,北京市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54例,涉及10個區。
  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紹稱,北京本次疫情目前存在15條傳播鏈,其中13條源自京外輸入,部分傳播鏈仍有零星關聯病例,其主要原因是多名感染者或未主動報備,或瞞報行程,或未遵守抵京後7日內不聚餐、不聚會、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等防疫規定,從而造成疫情傳播。  
  上海市9日新增本土確診3例、無症狀感染者31例,其中2例確診病例在社會面篩查中發現。10日上海市社會面再增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為近日從外省返滬人員。
  新疆9日新增本土確診70例、無症狀感染者376例,日增本土感染人數繼續上升。10月1日以來,新疆已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逾1500例。
  據通報,新疆本輪疫情自9月中旬出現反彈,使得本輪疫情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目前,新疆多個地市社區傳播風險尚未阻斷,目前存在較大疫情反彈風險,近兩日新增感染人數連續創9月1日以來的新高,疫情快速發展,防控工作面臨巨大挑戰。
  山東省煙臺市10日通報,10月4日以來,該市已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10例,主要為省外返回人員及其關聯感染者。經流調溯源,此次疫情源頭明確、鏈條清晰,病毒基因測序主要為奧密克戎變異株BF.7,與省外相關病例高度同源。至此,中國內地已有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和烏蘭浩特市,以及廣東韶關和山東煙臺等地發現奧密克戎BF.7變異株。
  據悉,奧密克戎BF.7變異株感染人數在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中的占比迅速上升。相較其它毒株,BF.7進化分支具有更強的傳染力、擴散性及逃逸性,極易造成大面積傳播,疫情處置、控制難度較以往成倍增加。感染者中,無症狀者和輕症患者居多,因此很容易「潛行」在人群中。
  有研究表明,BF.7可能是目前為止免疫逃逸能力最強的變異株。有專家預判,BF.7或會成為今年秋冬的流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