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醫生常要求患者自己在家測血糖,但有些患者懼怕采血,對自己的手指難以下手。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無創血糖儀,只要把手指放在儀器上或者戴個手錶就能隨時隨地查看血糖。這種檢測方法靠譜嗎?
反向離子電滲原理檢測:
精准度不高
目前較具代表性的無創血糖儀是美國的一款手錶式檢測設備,通過給皮膚施加微弱的電流,將葡萄糖從皮膚下(組織間液)提取出來,根據葡萄糖被感測器上的酶氧化後產生的正負離子,計算出血糖水準。不過,這款設備的預熱時間長達2~3小時,且需要傳統的血糖檢測來矯正;其檢測結果受運動、出汗等因素影響,精准度不高。有報導稱,該產品的反相離子電滲會刺激皮膚,給患者帶來不適感。因此,這類基於反向離子電滲原理的無創血糖儀目前很少使用。
射頻技術測算:
精准度待考量
近期,一款利用射頻波技術的無創、連續性血糖監測產品獲得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這款產品使用射頻技術採集血液圖像,通過相關演算法計算後,得出血糖結果,並不是直接檢測血液中的葡萄糖。因產品剛剛問世,其精准度有待考量,目前在臨床上使用尚不廣泛。
市場上有一些家用無創血糖儀產品,利用紅外、超聲、電磁、熱容等技術間接檢測生理指征,再通過計算得出血糖水準,其精准度沒有得到規範考量。
掃描式葡萄糖監測:
適用於動態監測
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廣泛的無創血糖監測儀是掃描式葡萄糖監測(FGM)系統。這類無創血糖儀其實並非完全無創,而是將感測器探針敷貼在患者的上臂背側皮下,即時監測機體皮下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水平,每分鐘檢測一次,每15分鐘記錄一次葡萄糖結果,並給予當下血糖變化趨勢的提加(如血糖在上升還是下降),最長可佩戴14天。其感測器探針不易引發機體的炎症反應,可確保感測器長時間穩定工作。這類血糖儀避免了頻繁採集指尖血給患者造成的痛苦,且在佩戴期間及保質期內的準確性較好,通常在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波動大,需要迸行持續性、動態監測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