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菊有方,按需嘗試
1. 乾咳、咽痛者:膨大海菊花茶
【做法】取4朵菊花,洗淨後用350毫升熱水將其與1顆膨大海一起沖泡。取2〜3泡後就不再用。注意,不必用開水,約80〜85攝氏度熱水即可。
【功效】清熱潤肺利咽。
2. 熬夜上火者:桑葉菊花粥
【做法】將50克粳米淘洗乾淨,再取桑葉、菊花各10克放入調料袋。於砂鍋中放入調料袋和適量水,慢火煮20分鐘後取出調料袋,倒入粳米,煮至粥稠。最後根據個人口味放入適量冰糖即成。
【功效】疏風清熱、清心除煩、明目祛燥,能防「秋老虎」,也能預防中暑。
3. 咽乾口燥者:菊花百合燉銀耳
【做法】將銀耳、百合、無花果洗淨後,放入開水中煮15分鐘,加入菊花煮10分鐘即成,鹹甜皆可。
【功效】清肝潤肺,適合肝火旺盛的人群。
4. 手足冰冷者:薑蜜菊花凍
【做法】取5朵菊花、大量薑片,洗淨後放入500毫升的清水中,加蓋煮20分鐘;然後將菊花和薑片撈出,加入適量白涼粉攪拌均勻,待放涼、凝固後,加入蜜糖即可食用。
【功效】溫中散寒,排毒養顏。食用後可有效緩解秋冬手足冰冷,以及肺燥引起的咳嗽、便秘、生瘡等情況。做好以後放入瓶內,還可以帶著去登高,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
秋天的菊花,護眼降火除秋燥
古人養生,講究順時而為。秋食菊,跟秋季的氣候特點以及菊花的特性相關。
秋季氣候乾燥,人容易受燥邪侵犯。
一方面,燥性乾澀,易傷津液,肝陰不足,虛熱內生,從而引起眼睛紅癢、乾澀等症狀。
另一方面,燥易傷肺,肺失肅降,且木火刑金,肝氣犯肺,引發咽痛、咳嗽等不適。
菊花開在秋季,味苦、甘,性微寒,歸肺、肝二經,能疏風清熱、平肝明目。
所以說,秋食菊,正當時。
泡一泡,「毒菊花」現出原形
想選出好品質的菊花,要「一觀二聞三泡四品」。
先看外觀,要選花朵相對完整、大小整齊、顏色新鮮,沒有摻雜雜質、葉片或枝梗的。劣質或久置的菊花,顏色發暗。
取一捧菊花,湊近鼻孔聞,氣味清香的就是好菊花。若有黴味或硫黃般刺鼻的氣味,千萬不要選購。
好的菊花用水沖開,花朵能保持完整,茶湯顏色柔黃,且無雜質漂浮。若沖下去,菊花立刻就變綠,一般經過熏硫處理。不過,如果是泡完久置後才變綠,那屬於正常現象。
最後,淺嘗一口,讓茶湯在口腔中停留,口感甘甜柔和才是好菊花。若有酸澀感,也可能是用硫黃熏過的。
藥師提醒:菊花雖好,可別貪杯
陳曉慶藥師指出,經常熬夜、用眼過度的學生黨、「打工人」平時可以選擇來一杯菊花茶,替代咖啡,清肝明目、醒腦提神。
經常扁桃體發炎、咽喉腫痛的實火人群,還可配合點金銀花幫助清熱解毒。
但要注意,不建議長期喝菊花茶進行養生。
「即便是適合喝菊花茶的人群,也不能天天喝。隨泡隨飲,一周用2~3次為宜。」
菊花畢竟性味較為寒涼,長期飲用很容易損傷陽氣,造成胃腸不適,甚至腹瀉。
體寒者、脾胃虛弱者,以及兒童、老人、孕婦等人群,最好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