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3日電】台灣年底選舉即將投票,各項民調與專家都評估,民進黨將大敗。蔡英文情急之下表示,如果執政黨挫敗,將使「國際對台灣信心打折扣」。這無疑又是在打「抗中保台」牌,過去民進黨選情告急時,屢屢靠「抗中保台」扭轉頹勢,但這次明顯已失靈。
23天後將舉行的台灣「九合一」選舉,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評估,民進黨僅能拿下5席縣市首長,在台北市長的部分,現時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落居第三。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更預估,「民進黨除了台南市、高雄市、嘉義縣、屏東縣2都2縣有勝算外,其他哪個縣市都很難有把握。」
不管最壞情況是剩下5席和4席,這次民進黨選舉敗象已現。民進黨執政之下,利用「網軍治台」和控制言論,黨同伐異,又屢屢被爆出政治酬庸醜聞,早已引起民眾不滿﹔在這次選舉當中,推出的候選人也問題多多,林智堅涉抄襲論文案,陳時中選舉策略荒腔走板,已淪為選舉笑話。一股「討厭民進黨」的氛圍已經成型而且在擴散之中。
2019年時的內外情勢相比,如今民進黨運用的「抗中保台」牌,顯然已出現了變化,一方面民眾對此無感,一方面民進黨訴求的「抗中」或會升級到「戰爭」,更令民眾有所顧慮。
此外,縣市長選舉原本就較少牽涉兩岸關係等議題,而「九合一」選戰的特性是候選人特質大於政黨,有時候選人支持度往往比政黨基本盤還大,國民黨多數縣市又佔了連任優勢,綠營的「抗中」訴求更難著力。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日前與媒體茶敘,斷言大環境對民進黨相當不利,認為年底的地方選舉勝負已定。他表示,不論國際或台灣的輿論都強調戰爭危機、甚至於武統迫在眉睫。然而,絕大多數的老百姓並不希望戰爭,他批評民進黨今年主打「抗中保台」牌,認為不應把地方選舉當作是人民支持和平或戰爭的根據。
在經濟學當中,有一個叫「邊際報酬遞減定律」,民進黨打「抗中保台」牌越多,民眾會越來越無感,「抗中保台」對於民進黨最終會出現功效遞減情況,甚至會被認為是挑釁而起反作用,成為「票房毒藥」。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