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識」達成30周年 國台辦:體現了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電】國務院台辦16日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馬曉光答問時表示,今年是「九二共識」達成30周年,堅持「九二共識」承載著兩岸同胞對和平、發展、交流、合作的期盼,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馬曉光說,30年前,兩岸兩會經兩岸雙方分別授權,經過香港商談及其後一系列函電往來,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構成共識的是兩段經過協商、相互認可的文字。
他表示,在這兩段文字中,雙方都表明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態度;對於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海基會表示雙方「認知各有不同」,海協會表示「在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作了暫時擱置爭議的處理。「九二共識」的達成,體現了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證明了只要兩岸雙方以民族利益為要、以民族大義為重,就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處理好兩岸關係。
馬曉光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事實反復證明,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穩定發展,兩岸同胞才能受益,臺海和平穩定才有保障。
馬曉光介紹,今年7月26日,「九二共識」3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辦,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併發表講話,系統回顧和闡釋了「九二共識」的歷史經緯、核心意涵和重大意義。下半年以來,兩岸學術界和民間團體分別召開「九二共識」30周年學術研討會和圓桌論壇,兩岸各界、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也圍繞「九二共識」30周年舉辦多種活動。這充分表明,堅持「九二共識」承載著兩岸同胞對和平、發展、交流、合作的期盼,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馬曉光說,我們將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對臺工作部署,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推動與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對話協商,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圖謀,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共創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美好未來。
國台辦就中美元首會晤、「二十條措施」、「小三通」復航等熱點話題答記者問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電】國務院台辦16日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中美元首會晤、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以及兩岸「小三通」復航等熱點話題答記者問。
中美元首日前舉行會晤,就此次會晤有關臺灣議題,媒體高度關注。馬曉光表示,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不容也不允許外部勢力插手干涉。
今年是「九二共識」達成30周年,馬曉光回顧和闡釋了「九二共識」的歷史意涵及重大意義。他表示,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事實反復證明,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穩定發展,兩岸同胞才能受益,臺海和平穩定才有保障。
針對日前公佈的「二十條措施」,馬曉光介紹了涉及臺灣同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相關調整。相關主管部門決定自11月18日0時起,搭乘兩岸客運航線航班人員由登機前持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優化調整為登機前持48小時內1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檢測報告須注明核酸檢測CT值≥35。
在回答兩岸「小三通」何時復航相關提問時,馬曉光表示,2020年2月,民進黨當局以疫情防控為由,單方面中斷了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地區的直接往來,嚴重影響兩岸人員特別是閩臺民眾往來和交流。恢復這些地區的直接往來,大陸方面沒有任何障礙。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病情持續引發關注,馬曉光介紹了大陸專家赴臺參與治療和護理工作的有關情況。他表示,大陸專家將繼續和臺北專家團隊保持密切溝通,即時提供建議和幫助。如果後期還需大陸專家赴臺協助,將一如既往提供支持和幫助。
今年以來的兩岸經貿情況是發佈會上的另一熱點。馬曉光結合數據談道,今年前10個月兩岸貿易額、臺灣對大陸出口額、自大陸進口額均創下同期歷史新高。兩岸經貿合作依然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機遇。
自9月底開幕以來,「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受到兩岸同胞關注。馬曉光介紹涉臺部分內容表示,展覽以56張照片、49件實物、2個視頻和1個圖片輪播,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豐富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和對臺方針政策,提出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引領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
他表示,歡迎更多兩岸同胞參觀展覽,瞭解展覽背後的故事,增進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認同,為推進祖國統一進程貢獻力量。
發佈會上,發言人還就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損壞、民進黨當局與英方舉辦所謂「貿易對話」、臺美簽署157.6億元新台幣的「長程預警雷達系統」第三階段後續維持案等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