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中國官媒新華社2日播發《江澤民偉大光輝的一生》,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文章指出,江澤民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傑出領導者,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創立者。文章說,江澤民的一生,是光輝的戰鬥的一生。
文章說,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江澤民在領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反映了世界和中國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以新的思想、觀點、論斷,繼承、豐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文章指出,江澤民創立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中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
江澤民偉大光輝的一生: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中國官媒新華社2日播發《江澤民偉大光輝的一生》。文章指出,20世紀90年代,江澤民以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的巨大勇氣,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
文章稱,20世紀90年代,江澤民以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的巨大勇氣,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1992年6月,他提出對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性的改革勢在必行,不然就不可能實現中國的現代化,根據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他明確提出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個提法,為中共十四大召開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中共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制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規劃。到20世紀末,中國已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文章表示,江澤民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他強調,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要在堅持國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他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改革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要著眼於搞好整個國有經濟,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他指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要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使企業成為適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
文章指出,江澤民提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和加強宏觀調控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要加快健全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深化金融、財政、計畫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手段和協調機制,實施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注意掌握調控力度。他強調,理順分配關係事關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積極性的發揮,要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農村養老、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