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兩月連吞三敗 再不檢討難止跌回升

  【香港中通社1月8日電】1月8日舉行的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民進黨再添一敗。這是繼去年11月「九合一」選舉、12月嘉義市長延選後,民進黨接連吞下的第三場敗仗。學者指出,儘管地方選舉結果不能與大選聯動,但未來這一年如果民進黨再不進行深刻檢討回應民意訴求,2024形勢恐將更加嚴峻。
  包括此次台北市立委補選,自2011年以來,台灣共舉行過15場立委補選,其中綠贏9次,藍贏6次。根據過往經驗,由於補選投票率一般都遠低於常規選舉,在低投票率情況下,民進黨較能動員出更多支持者出來投票,得票率有所增加。因此本次立委補選,雖然選的是中國國民黨籍台北市長蔣萬安所留下的「本命區」,但民進黨仍大有獲勝機會。
  從投票結果來看,最終這次補選投票率只有43%。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得票率僅比民進黨候選人吳怡農多5個百分點,不如選前民調大贏10個百分點以上的普遍預期,只能稱作險勝。吳怡農得票率甚至創下民進黨歷次選舉在該選區之最。
  但是,選舉畢竟是「贏者全拿」的唯結果論。儘管得票率比以前高,差距比以前少,但民進黨仍是敗選收場。如此結果,對民進黨而言當然是警訊。尤其,距離2024年大選只剩一年時間,民進黨已沒有再輸下去的本錢。
  在「九合一」選舉失利後,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與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維持了近四年的「蔡蘇體制」受到重大挑戰。即使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以示負責,以蘇貞昌為首的行政團隊卻遲遲不改組。最新民調顯示,蘇貞昌施政表現不滿意度創下新高,超過五成民眾認為其領導的團隊應盡快總辭。除了人民強烈不滿,民進黨內要求撤換蘇貞昌的聲音也不絕於耳。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鈕則勳表示,蘇貞昌日前高調宣布將向全民普發現金,甚至還拍起視頻宣傳自己任內政績,說明他對權位仍十分戀棧。然而外界已經將蘇貞昌是否下台、行政團隊是否改組,視為民進黨有無認真檢討敗選的關鍵點。如果蘇貞昌繼續安於其位,人民將感受不到任何反省檢討的態度,更看不出有氣象一新的可能,勢必會進一步衝擊民進黨2024的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