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中央委員都被騙,這些政治騙子是怎麼做到的

  湖北省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省長曹廣晶落馬前一天,還出席了湖北省委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會議。
  那是2022年的2月23日,第二天,中央紀委監委網站就公佈了對他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消息。一年後,2023年2月25日,官方發佈消息稱,曹廣晶涉嫌受賄、洩露內幕資訊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江蘇省徐州市公安局分別調查、偵查終結,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由江蘇省徐州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在披露的案情資訊裡,有一個細節格外引人注意:曹廣晶結交政治騙子,搞政治投機,對黨不忠誠不老實,處心積慮對抗組織審查,搞迷信活動。
  官場中的政治騙子問題,正引起高層的密切關注。
  「嚴厲打擊那些所謂『有背景』的政治騙子。」在1月9日的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發表講話時強調。
  中央紀委書記李希也在會上發言指出,要「嚴肅查處為提拔重用而投機鑽營的領導幹部,嚴懲政治騙子和政治掮客」。
  中央對政治騙子的防範打擊,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近年公示的反腐案例中,不乏政治騙子的身影。2021年落馬的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傅政華,被指「長期結交多名政治騙子,造成惡劣影響」;曾任天津市委代理書記的黃興國,與一個懂風水、會「國學」的「大師」交往;白恩培、秦光榮兩任雲南省委書記,都將一位政治掮客蘇洪波奉為座上賓。
  以上幾位,都是省部級的「大老虎」,其中傅政華、黃興國更是擔任過中央委員。
  「政治騙子通常是以虛構的領導幹部親友身份或特殊社會身份出現在公職人員面前,以所謂的』稀有政治資源』獲取信任,繼而招攬工程、騙取錢財等。與遊走在領導幹部之間的政治握客相似,本質上都是為了攫取利益。」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解釋道。如欺騙了傅政華近二十年的李全,只有中專學歷,卻把自己包裝成中央領導身旁的智囊。傅政華則為了與其交好,為其推動有關土地開發項目、協調解決經濟糾紛訴訟。
  只是,這些曾經擔任要職,見識廣博,又深諳政治生態的政治老手們,為何會在如此低劣的政治騙子們面前,落入陷阱?

政治騙子的慣用伎倆
  第一次見面,昆明市政府原副秘書長肖為民就被何清帆震住了:後者把一個領導秘書打電話叫來,用有些指揮命令的口吻。
  肖為民覺得,「這個人能量挺大」「肯定是有來頭的」。
  何清帆告訴肖為民,自己是中央某領導的女兒,因為父親要再婚、生二胎,所以一怒之下自己跑來雲南做生意。
  事實上,何清帆出身普通,唯讀過三年農校。但此時她已靠穿著名牌、經常在朋友圈發人民大會堂等北京標誌性建築等方式,偽裝自己「有背景」,與一些官員幹部建立了關係。
  在雲南反腐專題紀錄片《圍獵:行賄者說》中,何清帆面對鏡頭,自己都說這一切「很不真實,像做夢一樣」。
  想著可以借此結識權貴、進一步升遷的肖為民,未加辨別,就開始對何清帆言聽計從。擔任過呈貢區公安分局局長的肖為民,幫助何清帆承攬下該局11個專案,合同金額總計3.2億。他形容,那時感覺自己「像一個太監在伺候太后一樣」。
  肖為民傍上的靠山是假的,增加的膽量卻是真的。「靠上她以後誰也不怕了,什麼都敢幹,錢也敢收了。」肖為民回憶道。
  最終,2019年初,肖為民因涉嫌違紀違法問題接受組織審查,何清帆也因涉嫌共同職務犯罪、行賄,被昆明市紀委監委採取留置措施。
  「朝中有人」,能幫官員「接天線」——政治騙子的這些謊話之所以行之有效,利用的是部分官員的權欲和心理需求,也是他們有關行走官場就是要找關係、靠人脈的偏差認識。
  「不難發現,政治騙子能夠得逞,往往不是其行騙的『技術含量』有多高,恰恰在於少數黨員幹部的思想太低級。」《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在其評論中分析道,官迷心竅、利令智昏,就會失去最基本的鑒別力,也就很容易被蠱惑、被裹挾、被拿捏。
  能被騙的,不止肖為民這樣的地方官員。2018年的傅政華,已經擔任過公安部黨委副書記、副部長這樣的重要職位。從一線刑偵工作崛起的他,曾負責查辦過「白寶山案」「黃光裕案」「天上人間掃黃」等重要案件,其閱歷與警惕性,應該極高。這時,與他相識幾十年的北京市公安局退休幹部石曉春向其表示,自己有更高一級的特殊門路,能幫他「搭天線」謀升遷。
  後來,在中央紀委監委宣傳部與央視聯合制作的專題片中,石曉春承認,自己知道傅政華有野心,「編了一點小故事給他,忽悠了他一下……實際上,我能夠得上嗎?」
  結果傅政華竟然被這個小故事給吸引了,他主動貼近石曉春,和他稱兄道弟。石曉春便利用這個謊言吊住傅政華胃口,同時又利用傅政華的職權辦事、月臺,收受巨額財物。
  這些政治騙子,雖然全靠忽悠,但對這些問題官員的心理把握,確實精妙。而且,他們也深諳政治時機的重要性。《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在評論文章中提到,「每逢領導班子換屆人事變動頻繁,更是粉墨登場、異常活躍。」
  如山東省原農業廳副庁長單增德,曾派人去泰山找道士求籤,有道士聽出此意,便自稱能介紹北京的「大領導」。臨換屆時,單增德前後送了上百萬現金給道士推薦的人,最後卻升遷無果。
  面臨被查風險時,官員們更是饑不擇食。廣州原市委書記萬慶良為了逃避審查,將希望寄託在商人歐陽榮華身上,他相信對方有「遊說中央領導」的能力,落馬前夕還為其轉去5000萬打點關係;甘肅省原副省長虞海燕在中央巡視組進駐甘肅前,找到一位自稱在中央紀委工作過的退休員警,和妻子一同「培訓」如何回答問題,事後才知道對方只是普通公安局退休幹部;滁州市經開區管委會原主任盛必龍則是找到一位號稱「中央黨校教授」的陳岩,為其獻上260萬打點關係,被留置前三天還在向其求助,未曾想到,連「陳岩」這個名字都是假的。

政治騙子也晉級
  如果政治騙子能夠成功建立起關係網,還有可能從空手套白狼的純「騙子」,晉升為真的促成權錢交易、在貪腐行為中穿針引線的「政治掮客」。雲南兩位省委書記的座上賓、在省內有「老佛爺」「蘇公公」「大內代言人」「地下組織部長」之稱的蘇洪波,就是其中一例。
  蘇洪波曾在雲南省計畫委員會培訓中心任接待科科長,並借此認識不少領導幹部,包括雲南省委原常委、秘書長曹建方。上世紀九十年代,蘇洪波下海經商。2003年全國兩會期間,雲南省委原書記白恩培在北京請某領導吃飯,巧遇擅長交際的蘇洪波與另一些領導幹部在同家飯店。兩桌人並成一桌,白恩培通過飯局認識了更多領導幹部,便認為蘇洪波在北京有人脈、關係廣。
  此後,每次蘇洪波回昆明,白恩培便會邀其喝酒聊天。蘇洪波也借勢做出一份真的有靠山、神神秘秘的樣子,甚至在一次白恩培也在的飯局上,說自己吃得不高興,拍桌子走了人。
  「省委書記的飯局他都敢拍著桌子就走」,這個消息很快傳開,省內官員也紛紛認為蘇洪波來頭大,值得攀附。
  等到白恩培離任,秦光榮從省委副書記升任省委書記,蘇洪波已經在雲南省官員中搭建大量關係網。秦光榮對蘇洪波既忌憚畏懼又討好拉攏,在選用幹部時,主動向蘇洪波表示:「你有什麼合適的人可以推薦過來」「要換屆了,你有什麼幹部你只管說」。雲南省原國土資源廳廳長林耘埜就是靠蘇洪波的推薦,一步步走上副廳級、正廳級。
  在從政治騙子到「政治掮客」的過程中,蘇洪波也充分利用了權錢交易的力量。據起訴書顯示,蘇洪波曾為曹建方提供19萬元人民幣、4萬美金、20萬港幣的現金,及為其外孫支付美元15萬、港幣113萬的保險費;為秦光榮提供港幣150萬、美金10萬,另有一個金月餅。
  然而,相比他利用「地下組織部長」身份收受的賄賂,蘇洪波給出的禮金並不算多:雲南某公司通過蘇洪波和曹建方的關係,順利獲得某項目與人民幣8億元貸款,蘇洪波則收受了該公司法人代表林某的10萬美元與4780萬人民幣。蘇洪波甚至說:「我跟曹建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用不著行賄,他可能更願意給我東西。」
  蘇洪波案並非個例。據江西省鷹潭市紀委監委通報,中共貴溪市委宣傳部一個四級科員朱英福,利用長期在領導身邊採訪報導、跟隨領導出席各種場合等機會,刻意包裝自己,在當地鄉村幹部選用上大肆插手,打招呼推薦的科級幹部達60餘人次,且干涉局級領導人選數次。2019年朱英福被查後,貴溪市23名縣級幹部、16名科級幹部主動交代問題。
  政治學者范西涯在環球網撰文指出,政治騙子之所以有其市場,是因為一些官員通過政治投機、攀附貼靠獲得幹部推薦權,並成功獲得職務晉升的案例仍然存在,「在現行幹部管理制度中,幹部推薦這一環節承擔的責任相對較少。這可能是現有幹部管理體系中的一個漏洞,尤其是在幹部選拔過程中的推薦醞釀環節,為形形色色政治騙子的出現以及上下其手提供了可能的空間。」
  《中國紀檢監察報》也援引江西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的話指出,「政治騙子之所以在一些地方橫行無阻,一方面是拿捏住了部分官員心理,但同時也暴露出體制機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因此,該省紀委監委也在把辦案、整改、治理貫通,努力從個案中深入剖析體制中存在的問題,推動系統治理。
  政治騙子的危害之深,影響之廣,近年來也越來越引起高層關注。從各級紀委監委公佈的案件來看,政治騙子已經成為很多髙官落馬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高層領導向政治騙子專門「亮劍」後,遼寧、河北、甘肅、廣東等多地在召開的省級紀委會議上,都明確將打擊政治騙子作為重點工作之一。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傳利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稱,這意味著,中央反腐工作的策略也在發生調整。過去反腐工作的重心在官員身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反腐的認識進入新階段,反腐打開了新局面,現行反腐策略得到調整,「反腐不僅要針對官員,還要對腐敗長期存在的土壤進行治理,倒逼相應的制度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