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社諮委員 關注旅業發展

  【本報訊】中區社諮會昨日召開平常會議,多名委員在議程前發言獻策本澳旅業發展。
  委員胡杏珊表示,疫情後,世界各地都想盡辦法吸引旅客,如內地淄博的燒烤,安徽的非遺夜市,成都的寬窄巷子等等,相繼在網絡「爆火」,面對急速變化的旅遊市場,澳門也要抓緊機會。她認為「旅遊+市集」文化是推動和發展澳門旅遊產業的重要關鍵點,建議透過早前的「博企活化舊城區計劃」,發揮博企「大企業」優勢帶動「小社區」,讓更多社區中的「中小微企」,尤其是「小販」能夠參與相關的發展項目。
  福隆新街步行區中秋節起試行,委員梁偉基表示,區內道路狹窄,附近停車及泊車區域亦相對缺乏,建議政府於周邊道路設置穿梭巴士停泊點,提供穿梭巴士接駁,方便旅客出行。
  委員梁俊傑認為,大三巴人潮管制期間,相關指示牌及路線設置可以進一步優化,帶動旅客走入社區,促進社區經濟。同時,儘早為永福圍建築群剩餘的修葺工程訂定明確的時間表,並公佈相關工程計劃及工作有序進行。利用「關前薈」、「康公夜市」、「福隆新街步行區」等具有新特色的街道作為節點,連接周邊景點作為聯動點,帶動旅客深入社區,前往永福圍、關前街、營地大街至福隆新街等遊覽,促進特色街區的錯位發展,帶動周邊社區經濟。
  副召集人李仲言提出,澳門有不少閒置土地,有的靠近海邊,例如旅遊塔附近一帶,在這些地方,有時會舉辦演唱會、表演、燃放煙花等活動,但更多時候,都閒置無用。建議政府善用這些閒置土地,興辦長期夜市,著力發展夜經濟,滿足新一代消費需求,吸引旅客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