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人觀影,就少一人受騙

  2023最強暑期檔的又一匹黑馬:《孤注一擲》自8月5日點映、8月8日提檔公映以來,票房已超XX億元。從前我們誇一部電影好看,會說它「值回票價」,而《孤注一擲》的特殊卻在於,它不僅是一部值回票價的現實主義題材佳作,還可能幫觀眾省下幾十萬元的血汗錢。
  導演申奧最初關注到電信詐騙題材,是因為看到一則新聞:一個位於境外的詐騙集團,綁架了一對程式員,還雇傭了一些美女,炮製出一個詐騙公司,向境內伸出魔爪騙錢。後來,他又間接得知,一個朋友的朋友,因為接觸網絡賭博和網路詐騙,在損失了50萬元人民幣後自殺了——「這個事情非常衝擊我,我才意識到不光是要錢,還是要命。」他決心拍攝一部嚴肅的犯罪電影,取名為《孤注一擲》:陷入絕境的人,做最後一搏。
  揭秘境外網路詐騙全產業鏈
  其實看片之前,對年輕導演能否把握這麼一個「揭秘境外網路詐騙全產業鏈」的題材是有擔心的,不僅因為涉足這樣的話題必然阻力重重,容易被輕描淡寫成幾個小故事,弱化了現實的殘酷;也因為電信詐騙本身難於具象化,如果拍成一堆代碼爬蟲或者警訓勸誡,就會枯燥得不像個電影——但《孤注一擲》的完成度令人刮目相看,全程用人物帶故事,用故事揭秘境外詐騙團夥,最終帶出的震動和勸誡都由故事和人物引發,電影語言運用得純熟自然。
  這些年我們在各種媒體上已經見過不少電信詐騙的劇本、內幕、窩點狀況,但是當《孤注一擲》把「正、提、反、脫、風、火、除、謠」八個細分工作組搬到觀眾面前的時候,還是有被震撼到。當受害人輕輕抬手掃描某個彈窗二維碼的時候,他或許不能想像,手機螢幕的另一端是千百個閃爍著螢光的電腦螢幕,無數對話框在彈進彈出,「千門八將」守在那裏挖坑刨井守株待兔——試問你一個人,怎麼玩得過一個專門研究你的團隊?
  導演說,他覺得電影分兩類,一類跟觀眾的生活很接近,看的是那種熟悉和共情;還有一類跟觀眾的距離很遙遠,會有一種獵奇感。《孤注一擲》屬於後者,需要重塑觀眾認知以外的世界,汲取大量的新聞素材,綜合起來,濃縮成一兩個小時的電影。「我們在製作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視一個關鍵字叫逼真,不光是人性的逼真,還有造景、服裝,方方面面的逼真。」越是獵奇,越要逼真,才有說服力。為此,劇組從反詐員警和受害者中獲得了海量的資訊和豐富的細節,「這些細節是作為一個導演、編劇,自己在辦公室裏不可能想像到的。」
  電影中,詐騙工廠揭開神秘面紗,露出一幕幕誘人而危險的奇觀:狹窄房間內鈔票鋪天蓋地飛舞,引人走向罪惡;滿牆手機螢幕不間斷地閃爍,大小籌碼被金錢欲望鍍上誘人色澤;牌桌前一字排開的美女荷官線上發牌,令人目不暇接……而這背後是劇組對近三年來幾乎所有相關新聞、照片、視頻的全面掌握。
  片中,張藝興飾演的程式員,被高薪職位誘騙到海外的詐騙園區。他的這個角色,現實中也有依據——導演曾給了他一塊1T容量的硬碟,裏面裝滿了相關新聞和海量視頻,又帶著他去見一位網路安全顧問——這位顧問的同事,就在5年前被騙到了國外,至今仍然被困,在那裏已經變成了一個「小頭目」,但可能「永遠回不來了」。
  王大陸飾演的受害者「阿天」,被騙800萬元,走投無路跳樓自殺,這個角色的原型也來自於導演提到的朋友的朋友——「他是一個北京人,家裏有房子、小康家庭,根本就不缺錢。2020年疫情期間,也是網路詐騙和網路賭博非常氾濫的一段時間,因為大家都待在家裏刷手機。他誤打誤撞地安裝了一個博彩軟體,結果玩了沒幾天之後就開始上癮。上癮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賺錢,他一直在賺,但很難提現,慢慢變成不停地下注,他對錢的概念都變成了網上那些電子幣,變得很抽象……但一旦下了大錢,那就是詐騙集團要收網的時候了。這個朋友前前後後被騙了50萬元,雖然以他自己的財力和家庭環境,是可以支付和償還的,但最後仍然採取了自殺的極端手段,一方面是經濟上的損失;另外一方面是這種智商的羞辱,他們受不了這種侮辱。」
  最初,劇本的主角只有張藝興飾演的程式員「潘生」和金晨飾演的性感荷官「梁安娜」,但是在進行了大量的採訪和調研以後,主創發現,這兩個角色完全不足以描述出整個網路詐騙的生態。「其實這個犯罪生態,涉及到困在裏面去實施詐騙的人、組織大家進行詐騙的頭目,還有詐騙的中間環節,就是每次騙到錢了怎麼去分散、怎麼去洗,還有最直接的受害者,以及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公安機關。所以才有了現在這個劇本,就是通過四個角度來描述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生態。」
  電影裏,以王大陸為代表的「大魚」上鉤,一秒被坑800萬元後,跳樓自盡。父母在痛哭流涕,與此同時,遠在千裏之外的詐騙窩點,卻高高放起百支煙花,點亮整個村的夜空——村裏的人見怪不怪,連小孩都跑出來欣賞煙花,「騙到幾百萬就放幾百響」,老規矩了。在這個煙花不斷的村裏,800萬元黑錢半小時內就能被拆分成一張又一張普通的銀行卡,消失在人海中,變得難以溯源,那些騎著摩托車手持銀行卡接力的人,甚至比詐騙團夥看起來更可怕——在整個詐騙體系裏,有非常多的人,正在共謀一場謀殺,包括用汽油彈襲擊中國員警的村民們,他們經營的飲食店、小賣鋪,也因為詐騙團夥的到來生意興隆……
  人有兩顆心,一顆是貪心,一顆是不甘心
  有的人陷入電詐組織,是因為被騙,還有的人,是因為貪心。現實中,不少從緬北逃回來的人會說,當初過去都是被高薪所誘。「月薪15萬元的境外工作,有點違法,你去不去?」在高薪面前,必然有人願意鋌而走險。
  在《孤注一擲》裏,你也能看到,不少人是自願去做詐騙犯的,他們被王傳君飾演的團夥頭目帶著,每天自我洗腦:「今天睡地板,明天睡老闆」,卻不知自己同樣也是詐騙團夥的受害者,也是被壓榨的一部分,還做著「掙到500萬元就回國」的美夢,等明白過來已經晚了,所謂的「放你回國」,其實是戴上黑頭套,被押解到另一座山頭,繼續被壓榨。
  電影裏,張藝興飾演的程式員,被騙到詐騙窩點的第一晚,抖開一張破席子,一只老鼠躥出來,只見幾十號人被禁閉在幽暗狹窄空間裏,黏膩腥臭,猶如人間地獄。而現實中的原型人物遭遇更慘,連一張破席子都沒有,席地而臥,三餐吃的都是土豆,中午土豆絲,晚上土豆片……室外,王傳君在大太陽底下曬鈔票,一張又一張鋪滿地面,這些錢就像人生奇觀一樣籠罩住每個灰頭土臉的詐騙犯,讓他們產生暴富的錯覺。
  和詐騙犯一樣,被害人也是不完美的,而電詐瞄準的,正是人性的弱點。在電影裏,編導借三個主角暗喻了三種人性的弱點——張藝興飾演的程式員潘生,弱點是自大,因此陷入境外高薪騙局;金晨飾演的模特梁安娜,弱點是貪婪,渴望暴富;王大陸飾演的賭徒阿天,弱點是盲目,不斷下注,最終走向失控,而他失控之後做的不是懸崖勒馬,是繼續盲目、加倍盲目,用另外一個盲目去掩蓋之前的盲目,終至走向絕路。
  從電影海報上也能看到,每個角色對應的鍵盤按鍵都不同——張藝興的「esc」是渴望逃出生天,王傳君的「control」暗示了他飾演的陸經理掌控全局,金晨被「lock」鎖定,王大陸的「$」傾囊而出,周也想「delete」過往,詠梅即將「enter」出警,孫陽的「X」正邪難辨……談到電影裏的群像,導演說:「這個電影裏的重要角色,最有魅力的一點是沒有明確的正邪。人性的複雜性和人性的反轉,這是我創作上的母題。情節的反轉我們已經看過太多了,大量的懸疑電影,甚至有愛情電影,在做情節上的這種反轉,但是在人性的反轉這個層面上,其實是很難表現的。人是一個很複雜的個體,他很難用一兩個關鍵字去概括,辯證地來看,每一個行為和每一個事件當中,其實都有正反面,所以我們在創作中堅持一個事情:要體現每個人物人性的複雜性,還有他人性反轉的那一瞬間。」
  確實,王傳君和孫陽飾演的反派角色「陸經理」和「阿才」,在電影裏也有人性弧光。而且,兩個角色在做出讓觀眾「意外」的行動之前,其實劇情都有伏筆呼應,這是編劇用心的地方,也是讓人物沒有淪為工具人的關鍵。
  騙子和你之間,只有一根網線的距離
  相比現實,電影裏對電詐集團的展現已算是克制。如果要問影片中的詐騙團夥算是什麼規模,導演的回答是:中等水準。「我們在電影裏呈現出來的很多方面幾乎都是點到為止的,包括規模,包括尺度、犯罪的殘暴程度等。現實情況遠比電影呈現慘烈得多。我們有一個宣傳片,最後打的一句宣傳語是:數以萬計的人正在經歷這一切。但事實情況據我瞭解,應該是數以十萬計、百萬計的人在經歷這一切,那受害者就更成幾何指數地疊加,可能是千萬級甚至是過億級別的同胞正在被迫害著。」
  在籌備電影時,申奧採訪過一位二線城市的反詐員警,「他一進來餐廳就滿頭大汗地說『哎呀我剛處理完一個事』,我說怎麼了?他說光這一個月,我們城市就有五個大學生因為網路詐騙自殺」。
  在影片尾聲,我們能看到多位受害者在馬賽克保護下的現身說法,雖是寥寥數語,已如親見人間煉獄:「一個房間睡十幾二十人,有廁所,但是沒有紙,大家就用手啊」,「窗戶都用鐵條焊死,每一個人都是他們的財產,不會輕易把你弄死」,「我和家裏人說在國外旅遊,很快樂,實際上和屍體在一起」,「用電擊生殖器,220伏你能承受的話,就上380伏」,「殺人就像殺雞一樣」「做得好的人,絕對別想走」……言談中,一位受害者伸出手,五指只剩下一節大拇指。堪稱觸目驚心。
  而和電影裏網路賭博電信詐騙滲透到字幕組相比,現實中的滲透也更加廣泛,幾乎所有的網路平臺都是詐騙犯的活動空間,「一個人15臺手機」,養幾天號就能上馬網魚。「騙子和你之間,只有一根網線的距離」。
  電影一開首,詠梅飾演的反詐員警登場,有一段話令人印象深刻。大意是:參與網上賭博的人,面對的不是詐騙團夥,而是人類歷史上最牛的那些數學家們。他們早就總結了各種賭博遊戲裏的概率,用公式告訴你,你根本沒有勝算。更何況,結局都是能人為操縱的,「他們想讓你贏就贏,想讓你輸就輸」。你以為的「贏」,只是詐騙犯們放長線釣大魚的「餌」。你以為的入賬百萬,也只是帳面上的一組數字,根本提不了現。
  「有些人覺得自己永遠都不會被騙,其實只是沒有遇上針對他的劇本。」《孤注一擲》的首映現場,上海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和長寧公安分局的反詐一線民警們也現身說法。上海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九支隊探長周傑大贊了電影的真實度,稱影片裏的網路賭博、投資理財、刷單等被害人案例,都是他們天天經歷的真實案件,還有販賣銀行卡洗錢、境外遭受各種不法人身侵害等犯罪細節也都源於現實。九支隊的女探長明玥也說詠梅飾演的反詐女警「趙東冉」讓她特別有代入感,希望這部電影是大家離詐騙最近的一次。據反詐員警介紹,很多人中招網詐騙局,與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的關係並不大。現場還有受害人代表表示,當年深陷窩點的「員工」中,也有北大清華的高材生。
  電影的尾聲和這一幕有些相似:警官在臺上作報告,受害人家屬聲淚俱下講述自己的遭遇,但觀眾席中仍有一人,輕敲著手裏的籌碼,仿佛什麼都不能動搖他拿生命下注——或許,人心總有貪念,只要這貪念在,不法之徒就有機可乘。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從自己做起,不聽,不信,不貪。
  (不小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