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中國人心中,緬甸已經成為「詐騙之國」的代名詞,去了就可能被「割腰子」。但在不久之前,緬甸還擁有非常正面的國際形象,是「佛教聖地」,也是「翡翠之國」。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緬甸的國家形象出現如此之大的逆轉,緬甸政府又為何對此無動於衷?
起步很早的鄰居
緬甸是中國熟悉又陌生的鄰國。由於體量較小,緬甸並不位列中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之列,也並非最受國人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但緬甸的位置又極為特殊:它與中國共用2000多公里的邊境線,是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交往的門戶之一。
緬甸擁有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以黃金和珠寶等礦產資源而聞名。這裏有全世界產量最大的翡翠,是著名的「翡翠之國」。同時緬甸的可耕地面積排名全球第25位,天然氣儲量也進入前50,這都為緬甸的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緬甸也確實是東南亞地區發展起步最早的國家之一,1948年,原為英國殖民地的緬甸獲得獨立。和幾乎同時獨立的印度有所不同,緬甸沒有種姓制度和宗教衝突的困擾,並且擁有一批受過良好教育的傑出領導者。1950年,緬甸的人均收入比馬來西亞和泰國這些東南亞鄰居都要高。
1952年,時任緬甸總理吳努誇下海口說:「在不太遠的將來,每個緬甸家庭都將擁有一所房子和一部汽車。」
不幸的是,緬甸在1954年迎來轉捩點。當年國際市場大米價格暴跌,依靠大米出口的資金發展工業產業的計畫就此夭折。同時吳努投資建立了大量國有企業,但這些國企絕大部分經營不善,浪費了大量本來就有限的資金。
1960年,緬甸的人均GDP為59美元,而泰國已經達到94美元。
1962年,總司令奈溫以國家面臨分裂為由,領導緬甸國防軍發動了不流血政變,拘禁了吳努政府的全部成員,開始了軍人執政時期。但奈溫強硬的政策導致民族問題不斷惡化,民族地方武裝(「民地武」)在此期間發展壯大,緬甸逐漸失去了對地方的掌控權。
一系列錯誤的經濟政策,導致奈溫統治下的緬甸於1987年淪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次年,新一代高級軍官推翻了奈溫政府,並建立了新軍政府。新軍人政權沒有憲政制度作為基礎和保障,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對國內的控制力大大削弱,也在這個時期,緬甸的詐騙產業開始萌芽。
軍政府的失管
在2021年之前,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和管治要強於現在,緬北電信詐騙的問題也沒有現在這麼突出。昂山素季曾主持舉行「新彬龍會議」,推動緬甸全國和解與和平,希望實現緬北無戰事。當時包括昂山素季、緬甸正副總統、上下兩院議長、各省邦行政長官、軍隊正副總司令,以及大多「民地武」負責人,都參加了大會。
「新彬龍會議」後,緬甸推動和平和解的各派格局清晰起來。一些「民地武」主張「先修憲、再和談」,修憲的目的是讓軍方退出政壇,不再成為和平談判的主要參與方,讓和談不再是「槍口下的談判」,但政局變化打破了這一幻想。
2021年軍人接管政府之後,緬甸軍警一直忙於應對反對派的抗議,難以履行其主要的執法職責,在打擊電信詐騙方面就更沒有什麼建樹了。
2020年後,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了緬甸經濟發展,特別是旅遊業遭受重創,導致犯罪勢力越來越肆無忌憚。尤其是販賣人口團夥和緬北等邊境地區的「民地武」勾結,活動日益猖獗,將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各國人口通過高薪誘騙等各種方式販賣到緬北,從事電信詐騙。
到目前為止,緬甸軍政府事實上已經失去了對緬甸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和控制權。這些地區在自己的武裝組織庇護下,形成了一個個「小王國」。面對這些「自治飛地」,不管其做什麼違法勾當,緬甸當局基本上都束手無策。
更重要的是,博彩業和電信詐騙等非法產業,已經成為果敢、佤邦、小勐拉、克倫等地的核心經濟產業,它們交納的各種稅費成為了地方勢力供養武裝力量,以及確保民生運轉的關鍵。這也是緬北地方勢力樂於向電信詐騙集團提供基建設施、經營許可以及安全保障的核心原因。詐騙集團、緬甸軍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已經形成了一種共生關係。
從最大的電詐集團亞太城的發展中,就能看到這種共生。
緬甸「矽谷」轉型
根據美國和平研究所的實地勘察,在克倫地區莫伊河沿岸約50公里的河段上,遍佈了17個犯罪集團,他們建立了各種詐騙園區,面積達到500萬平方米。
「這些像城市一樣的飛地看起來更像是集中營,」和平研究所的報告寫道,「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飛地環繞著4米高的混凝土牆,上面覆蓋著插著玻璃的鐵絲網。在這些飛地的泰國一側,提供5G接收的新手機信號塔已經架設。河岸上的許多地方都修建了混凝土坡道,使重型卡車更方便運送建築材料和其他物資。」
這17個犯罪飛地中,最出名的就是柬埔寨籍華人餘倫凱(曾用名餘智江)成立的亞太國際集團建設的水溝穀(Shwe Kokko)經濟特區,又名亞太城。
曾經的亞太城號稱要成為緬甸的矽谷,結果卻變成了罪惡之城。這個占地18萬畝,總投資上億美元的園區,在國內外招商宣傳中被描述為高科技旗艦專案,實際上卻承接了從菲律賓、柬埔寨等國遷移的大量網路詐騙,網路賭博等黑色產業。
近兩年來,中國人、菲律賓人、馬來西亞人、印度人,甚至還有巴西人、肯雅人和哥倫比亞人,都聽信一些工作承諾前往泰國,卻發現自己被販運到泰緬邊境另一邊的亞太城。據和平研究所的估計,目前有10萬餘人被關在這17個犯罪飛地中。
亞太城實際支持者是克倫地方武裝克倫邊防軍(BGF),早期被稱為民主克倫佛教軍,成立之初就是緬甸政府軍的死對頭。2015年,克倫佛教軍與緬甸政府達成了停火協議,獲得了地方自治權。
在與亞太城的交易中,克倫邊防軍提供安全空間,保護其邊境貿易,亞太城則與其分享犯罪活動帶來的利潤。根據克倫邊防軍和緬甸政府的協議,緬甸軍隊無權進入該地區執法。
受益於亞太城源源不斷的財政支持,克倫邊防軍升級了很多高科技裝備,其戰鬥力已經遠遠
超過了緬甸政府軍。
餘倫凱已因經營線上賭博業務被國際刑警組織下達紅色通緝令,並於2022年8月在泰國落網。但克倫邊防軍卻公然蔑視泰國的執法行動。泰國警方逮捕餘倫凱後,克倫邊防軍發言人公開表示,此次逮捕「不會損害亞太城的正常運作」。
從亞太城的例子來看,犯罪集團與地方武裝勾結,已經成為事實上的支柱企業,成為他們的主要資金來源。在這種情形下,想依靠緬甸政府來打擊電詐集團,無異於癡人說夢。
考慮到犯罪集團的危害已經遠遠超出緬甸範圍,蔓延到了整個亞洲,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緬甸政府和地方武裝,或將招致國際社會的制裁與懲罰。
(陳勁鬆/文)
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