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拜會」後美方重申武裝臺灣 專家:或再回衝突狀態

  「習拜會」後美方重申武裝臺灣 專家:或再回衝突狀態
  【香港中通社11月17日電】三藩市「習拜會」結束次日,白宮發言人16日表示,美國不會放棄對臺提供武器,美國國防部長也重申美國將致力採取行動助臺灣自衛,持續加速交付武器給臺灣。受訪專家指出,若美國政府背後再搞小動作,對臺政策不作調整,總有一天中美還會回到衝突狀態。
  在15日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美方應該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臺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拜登則表示,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期待兩岸分歧以和平方式解決,臺海和平穩定符合世界利益。
  但「習拜會」剛結束,美國白宮和國防部就齊齊放話。白宮發言人柯比16日表示,美國主張臺海和平穩定,不支持「台獨」,但不會放棄向臺灣提供武器。同一日正在印尼出席東盟防長擴大會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對媒體表示,美國依據「臺灣關係法」,致力於採取必要行動,以幫助臺灣獲得自衛手段,他不認為15日中美元首峰會討論的任何事,會改變此事走向。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指,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美方應該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臺灣,停止干涉中國內政,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17日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解析,臺灣問題至今得不到解決,本就是美國長期插手的結果。美國一方面尋求在國際事務中獲得中國的幫助,一方面仍秉持說一套做一套的兩面手法,不願將一個中國政策真正落實,不可能因幾次元首會晤就改變立場。
  包承柯續指,從中美雙方釋出的訊息來看,美方在「習拜會」中有所得,也有所不得,感到有失顏面,因此急於補回顏面,作出這番對臺言論。臺灣問題只是美國外交慣用的一張牌,有時是實質性干預,有時只是博取眼球。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則是說到做到。島內的「台獨」分裂分子切勿錯誤理解美方的隻言片語,而自取滅亡。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16日接受臺媒採訪時稱,中美元首會晤時,拜登當面警告中方不要干預臺灣選舉。值得注意的是,在臺灣,國民黨與民眾黨「藍白合」15日協商成功。有民調顯示,不論是侯友宜,還是柯文哲,誰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支持度都領先於代表民進黨出選的賴清德和蕭美琴。
  包承柯直言,這取決於美國是否能對島內「台獨」分裂勢力進行必要的管控,把不支持「台獨」的承諾落到實處。若美國政府背後再搞小動作,對臺政策不作調整,總有一天中美還會回到衝突狀態。
  臺灣輿論高度關注中美元首會晤中方涉臺新表述
  【香港中通社11月17日電】當地時間11月15日,中美元首在美國三藩市舉行會晤,雙方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臺灣輿論對會晤中有關臺灣問題的表態高度關注,呼籲把握中美元首會晤帶來的兩岸和平轉機。
  會晤中,中方深入闡述了在臺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指出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中方重視美方在巴厘島會晤中作出的有關積極表態。美方應該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臺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美方則重申不支持「臺灣獨立」,恪守一個中國政策。
  臺灣《旺報》注意到,中方向美方提出的涉臺表述,除了既有立場宣示外,還有三項重點:第一,停止武裝臺灣;第二,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第三,中國終將統一。文章說,這三點都是過往中美元首會晤時,中方從未提及的新表述。
  針對中方要求美方「停止武裝臺灣」,臺灣學者認為,這是中方要求美方應將不支持「臺灣獨立」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說明美武裝臺灣已觸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這不僅僅是針對美國對臺軍售,也包含現在進行中的一些動作,例如美國要把軍援和軍火提供給臺灣等做法。
  另有學者指出,對美國提出和平統一,這是中方對美方更加明確了在臺灣問題上的要求。美方打「臺灣牌」的空間將越來越小。
  臺灣《聯合報》稱,在中美元首會晤前夕,美國智庫揭露美國有高達191.7億美元的軍售尚未交付臺灣,積欠清單包括戰機與坦克、不對稱裝備和彈藥等。文章稱,這項資訊的揭露,被認為是美方向中方釋出的某種善意。
  中國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說,中美元首會晤是全球矚目的焦點,對臺而言的重點意義只有一個,就是一定要確保臺海局勢和平穩定。
  臺媒刊發社評指出,中美元首會晤落幕,釋出有意為臺海「戰略減壓」的新信號。回到臺灣,2024選舉固然重要,但無論誰當選,都應該著手提出「兩岸永久和平共識」的進程,「藍白合」勝選自然會更加順暢,若民進黨勝選,也必須面對「凍獨」乃至「棄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