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玖勝
明年將是「一加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開局之年,施政報告大篇幅著墨於「多元發展」,提出將以規劃為引領,更大作為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從政策、人力、財力等方面多管齊下,聚力攻堅……充分體現特區政府對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決心。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澳門長遠之計,政府須聯手社會各界,把握「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基調,齊心奮發共促經濟多元。
無可否認,博彩業在澳門歷史悠久,長期在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的確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1997年,澳門經濟雖然說是有四大支柱:旅遊博彩業、出口加工業、建築地產業和金融保險業,但博彩業佔據絕對的優勢地位。澳門回歸以後,實現開放賭權,港資、外資紛紛入局,引入資金、人員和管理,促成市場競爭。經過這二十多年運作,雖然「個餅」越做越大,為社會發展、經濟增長、民生福利、財稅收益帶來一定規模效應,但也導致經濟過度依賴博彩業,同時衍生不少問題,例如客源過於單一,結構不健康。而澳門因產業結構單一、客源市場單一,好景時雨露均霑,全社會受惠,將澳門經濟帶到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新高;逆境時,市場瞬間如骨牌般倒下。產業單一的困局影響深遠,故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是必由之路。
經歷三年新冠疫情打擊,今年是疫後復甦之年,特區政府認真落實二十大報告戰略部署和習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講話及指示精神,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方針,團結帶領社會各界,積極把握疫後復甦的機遇,實施一系列振經濟、擴客源措施。過去多月入境旅客大幅回升、經濟較快復甦,帶動整體社會信心持續增強,事實證明,施政舉措方向明確,施政工作務實有力,令社會重現生機活力。經濟快速復甦,帶動各項經濟指標穩中向好。今年以來,特區政府以促進經濟多元發展為主線,聚焦產業多元項目,務實推進橫琴粵澳深合區建設,積極對接國家戰略。與此同時,落實「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編製澳門首個全面系統的產業發展規劃──《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引導社會投資和居民發展方向。《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二四至二○二八年)》是凝聚澳門全社會智慧和共識的未來行動綱領,也是澳門正式邁入「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階段的重要標誌。
明年施政報告以「鞏固提升,多元發展」為主基調,提出要積極推進四大重點產業發展,逐步提升四大產業的比重。並按「1+4」規劃要求,編製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評估指標體系。並重點提出實踐「1+4」產業規劃的主要工作內容。
首先是做優做精做強綜合旅遊休閒業,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施政報告提出加大力度開拓外國客源市場,與博企合作多點推進舊區活化,以盤活舊區和引客入區相結合,輻射帶動社區經濟和投資發展。
就促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施政報告提出以澳門協和醫院投入使用為契機,推動「醫療+旅遊」發展,提供高端醫療服務,逐步開拓包括醫學美容、中醫等特色服務,吸引更多以醫療和保健為目的的旅客來澳。修訂醫療機構牌照法律制度,增設介乎於醫院和診所之間的醫療機構類別。
至於加快現代金融業發展方面,將優先發展債券市場,推進澳門「中央證券託管系統」功能優化,爭取中央支持國債、地方債在澳門常態化發行,引入更多國際投資者。完善金融領域法律法規,加快推進《證券法》立法。此外,與內地及香港相關部門探討「跨境理財通」的優化措施。將研究透過稅務優惠措施鼓勵資產管理公司落戶澳門。研究貨幣體系引入數字貨幣,以配合數字經濟發展。以積極開放且嚴謹規範的態度發展新型金融業態,並推動獲批牌照的新型金融機構服務本澳中小微企業。
在加大力度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上,開展「企業創新硏發資助計劃」,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強化產學研合作與成果轉化。支援高標準建設產學研示範基地。充分發揮科技企業創新主體的作用,加大對科創研發投入,聯合深合區產業投資基金,加強對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業支持。鼓勵澳門品牌工業企業用好深合區工業園空間。促進會展商貿產業提質發展。搭建澳琴會展新平臺,推動更多展會以「一會展兩地」模式在澳琴聯合舉辦。
在文化及體育產業方面,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文化旅遊產品及體驗服務,拓展文創產品銷售平臺。打造更多歷史建築活化空間,支持文化產業聯動旅遊發展。推出資助計劃,重點推動澳門影視、文化展演以文化旅遊為題的文創項目開發,助力發展澳門文創品牌。支持影視產業發展,籌建「澳門影視專題網站」。打造藝文體育品牌盛事,持續舉辦更多高水準的大型體育活動,打造具澳門特色的體育品牌賽事。充實「一基地」內涵,塑造文化之城,建設「演藝之都」、「體育之城」。
可以看到,特區政府已將「1+4」產業規劃中的重點工作落實到明年的施政部署中,描繪出更清晰的雛形及訂立要努力達到具體目標。有社團就表示,行政長官賀一誠發表明年度施政報告,題為「鞏固提升,多元發展」。這八字方針既秉承「協同奮進、務實有為」的理念作風,亦蘊含著特區政府對澳門「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深邃思考和遠見卓識,許多工作計劃都與早前編制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二四至二○二八年)》文本相互呼應,有序將藍圖一一細化為社會發展的實景圖。當中,文化、體育產業和教育如何結合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實現跨界融合發展、進一步豐富澳門人文旅遊城市內涵引發社會關注。推動文化、體育產業化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義並不僅僅是經濟效益的提升,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將澳門城市的文化、體育、教育方面的特色和魅力做好包裝和潤色,尤其是在通過市場方式及應用智慧科技促進「旅遊+文化」、「旅遊+體育」、「旅遊+教育」的協同聯動發展,多維度擦亮澳門旅遊的名片,豐富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鞏固提升人文軟實力的同時,也為年輕一代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展翅舞臺,提升澳門青年的競爭力。再進一步來說,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共同體,實際上還是一個文化共同體,儘管粵港澳三地因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不同而形成各自的特殊性,但粵港澳三地的人文共性遠遠大於差異,澳門推動好文化、體育產業化和教育高質量發展必然有助於促進更多的人文交流合作,並相信能夠通過澳門中葡平臺和「一帶一路」節點的角色作用,對內增強粵港澳青年的同群感和文化自信,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及搭建民心相通的重要橋樑,為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貢獻澳門力量。
有學者表示,過去政府提到「1+4」的目標,是綜合休閒旅遊業佔4成,其他四大產業各佔15%,合計佔6成。這是一個較大範圍的目標,但當中欠缺細化指標,例如行業增加值、就業人數、對GDP的實際貢獻等。構建「1+4」相關指標體系屬持續的過程,可參考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以至國家、國際的標準作橫向對比,建立統計指標的大項目後,再不斷逐步深化,完善各個細分項目。因應「1+4」的規劃要求,編製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評估指標體系,有助把文字變成統計指標數據,讓社會各界客觀瞭解「1+4」各自的發展現況,從而作出相應部署。並根據發展形勢作出跟進、調整,推動部門、機構根據客觀數據進行決策以及改善不足,有效調整資源,更好向「1+4」多元發展邁進。例如,近期政府、博企大力推動「旅遊+體育」發展,但相關門票收入、客量、消費、銷售情況均未有客觀的統計數據反映,如可構建有關指標,有助各界清晰發展概念,擬定清晰發展策略。
另外,施政報告提到加大力度開拓外國客源市場。進一步完善澳門國際機場的航線網絡,致力開拓更多國際直航航線。本澳開拓航線網絡不能只靠外地航空公司飛往澳門,本澳的基地航空公司需要肩負相關重任,積極拓展航空網絡,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目標,為居民及旅客提供便利。期望相關法例未來獲立法會通過後,可透過適當引入競爭,加快完善航網。在本澳航網未完善前,需要用好、用足周邊的機場資源,結合港珠澳大橋、珠海城際輕軌等基建配套,吸引國際旅客到澳門以至粵港澳大灣區旅遊。近年大灣區城市及旅遊業界積極推廣「一程多站」,建議大灣區航空公司協商合作,為到訪大灣區的旅客推出不同抵達、出發地點的聯程機票,方便旅客規劃灣區旅遊。
本澳經過三年新冠疫情洗禮之後的考驗,煥發出全然一新的姿態,社會上下共同朝「一加四」適度多元發展前進。明年施政報告從不同維度為「「1+4」產業創設條件,包括法制、人才、扶持政策等,充分體現特區政府對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決心。但發展產業非能一步到位,要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完善配套軟硬體,人才隊伍支撐更是不可或缺。現時四大產業人才仍較緊缺,施政報告提出,配合產業多元發展需求,有效落實人才引進制度,不斷優化人才引進計劃。開展大健康、高新技術、現代金融、文化體育及其他產業人才引進計劃,發揮所引進人才的產業帶動作用,提高澳門的創新力和競爭力。體現特區政府對培育人才的重視。疫情期間,當局推出青年赴內地見習計劃,行業涵蓋互聯網科技、跨境電商、智慧製造、現代金融、電子競技、文旅會商等,讓青年有機會接觸新興產業,為職涯規劃提供重要參考,亦可藉著此類見習計劃,為本澳培育人才,助力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未來政府亦應進一步加大培訓資源,支持開展更多更具針對性的培訓項目,更好培養與新興產業相適應的人才。
當然,除了踏穩本地發展步伐,澳琴一體化發展也是實現經濟適度多元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目前在深合區的四大新產業發展成效初顯,澳資企業數量持續增加。特區政府持續完善便利澳門居民在大灣區城市工作生活的政策措施,與內地推動落實「澳車北上」、駕照互認,動態檢視優化,助澳人更好地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明年將是深合區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構建澳琴一體化發展格局的關鍵時機。施政報告表明要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勵澳門居民在深合區就業創業和生活,「澳門新街坊」內的第一所澳人子弟學校,將於二○二四/二○二五學年正式啟用,多項民生建設將投入運作,屆時在橫琴生活及工作的澳門居民人數將有望進一步上升。此外,「一線」橫琴口岸二期工程及智慧口岸公共服務平臺將於明年完成建設,並正式啟用「二線」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同時,配合建成資金電子圍網系統,推動深合區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深合區產業發展規劃將對接澳門「1+4」產業規劃編製,「澳門監造」系列標誌評審機制設置將於明年全面完成。多項措施務實推進,確保在深合區成立三周年之際交出令各界滿意的答卷。
明年是本屆政府的最後一個施政年度,會按照「鞏固復甦,聚力多元,優化民生,提升發展」的施政總體方向,鞏固經濟復甦勢頭,著力落實「一加四」規劃,更快更好更務實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持續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有序推進智慧宜居城市建設,推動澳門各項事業持續發展。澳人要把握「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基調,齊心協力,共同奮發促經濟多元。相信澳門特區定能在祖國七十五周年華誕和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之時,各項事業發展躍上新的台階,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譜出新的篇章。
百家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