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十大報告為經夏寶龍指示為緯加強澳門研究工作

  上週六,由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舉辦的中山大學港澳研究四十年暨「港澳研究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中山大學舉辦。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鄧中華指出,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形成了一批優秀的科研成果,為中央港澳工作事務部門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持。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表示,港澳研究必須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要把理論研究與港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為破解港澳深層矛盾和問題、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獻智出力。若要依托研究優勢來講好港澳故事,不斷開拓國際學術交流合作網絡、搭建更多合作平台,掌握「一國兩制」的國際學術論述權。要充分發揮大學科研機構的學科專業優勢,建立港澳研究人才蓄水池,加強港澳研究戰略領軍人才及研究梯隊建設。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指出,未來中大的港澳研究將緊緊圍繞「一國兩制」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持續深化港澳治理和粵港澳大灣區研究,更好發揮高端智庫作用。而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大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陳廣漢、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方偉晶、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復旦大學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副院長張志安、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婁勝華等五位專家學者就港澳研究的前沿問題做了主題演講。
  該次研討會的主旨,在於夏寶龍主任的重要講話。他指出,習近平關於港澳工作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新時代新征程港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把習近平關於港澳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好、研究透、闡釋準,深刻領會精神實質,準確把握精髓要義,全面深入總結「一國兩制」實踐的寶貴經驗,形成更多高水平、更具影響力的理論研究成果,為不斷完善「一國兩制」理論體系發揮更大作用。夏寶龍表示,港澳研究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非常強的學問,必須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要把理論研究與港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真正把問題找準、把情況摸清、把對策提實,為破解港澳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獻智出力,解決「一國兩制」實踐中的問題。要依託研究優勢講好港澳故事,不斷開拓國際學術交流合作網絡、搭建更多合作平台,主動設置議題,發出中國聲音,傳播中國經驗,掌握「一國兩制」的國際學術話語權,廣泛爭取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和支援。
  要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港澳研究力量,發揮高校科研機構的學科專業優勢,建立港澳研究人才蓄水池,加強港澳研究戰略領軍人才和研究梯隊建設,形成港澳研究人才輩出的新格局,為推進「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夏寶龍的重要講話,可以分為兩個層次。其一是必須繼續做好港澳研究工作,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理論研究與港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真正把問題找準、把情況摸清、把對策提實,為破解港澳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獻智出力,解決「一國兩制」實踐中的問題。要其二必須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港澳研究力量,建立港澳研究人才「蓄水池」,加強港澳研究戰略領軍人才和研究梯隊建設,形成港澳研究人才輩出的新格局,為推進「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對港澳工作提出了系列的要求,其中一些是在實踐中也帶有研究性質的,如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堅持並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堅持行政主導,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完善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深層衝突與議題等。
  因此,夏寶龍在解讀二十大報告的《「一國兩制」這一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一文中指出,長期堅持「一國兩制」這一好制度,必須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新時代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精髓要義。在「六個必須」中,特別指出必須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發展是港澳的立身之本,是為居民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根本所在,是港澳保持穩定和諧的重要前提。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發展環境不會一成不變,發展條件不會一成不變,發展理念也不會一成不變。當前,港澳長期積累的經濟結構失衡、發展動能不足、住房困難、貧富懸殊等經濟民生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凸顯,這些都需要靠發展來解決。特別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港澳面臨的挑戰日益增多,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緊迫。站在由治及興的新起點上,港澳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麼樣實現全面發展,這是必須回答的重大課題,必須探索新路徑、拓展新空間、增添新動能,提升國際高端競爭力,充分釋放社會蘊含的巨大活力,用更好的發展理念和辦法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居民。
  今年五月下旬,夏寶龍在來澳門特區進行調研考察中,提出了「六個更大作為」,包括在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上展現更大作為,在維護國家安全上展現更大作為,在加強愛國愛澳力量建設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在做好橫琴開發這篇大文章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上展現更大作為,就是在中共中央港澳辦的位階,根據習近平主席對「一國兩制」和澳門工作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結合澳門特區的實際情況尤其是第五屆特區政府就任三年來卓有成效的工作進行認真總結,並察掘梳理仍需進一步提高的「短板」,進行研究的成果結晶,並為澳門特區指明了未來的奮鬥方向及具體要求。
  當然,相關研究工作,應當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其中一個路向是中央的層次,尤其是作為中共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辦事機構的中央港澳辦,還有其「智庫」全國港澳研究會,從中央決策的角度,進行指導性的研究。另一個路向,就是澳門的相關學術機構及學者,從澳門「在地」的角度,根據習近平主席的論述及港澳辦的指導,進行實踐性的研究。可能還有「中間」的層面,就是內地頗為龐大的港澳研究學術機構及專家學者,在這兩者之間發揮中介媒合的作用。
  總之,進行澳門問題的研究,必須以習近平二十大報告中有關港澳工作的論述為經,夏寶龍「六大更大作為」指示及前日重要講話的精神為緯,互爲支撑、相互影響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