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引客元素盤活社區經濟

陳觀生
  有旅遊業者表示,因應今年內地旅客復甦平穩,業界明年將把工作重心轉移至拓展國際客源。希望政府明年繼續加強在國際客源推廣、豐富社區引客元素方面的工作,持續提高本澳旅遊行業競爭力,促進經濟復甦。近期政府、博企、商界聯手舉辦社區活動,以區內文化資源增添社區魅力,賦能社區經濟;結合內地知名社交媒體、線上平台及數字營銷,增加社區中小企曝光度,提升旅客落區、深入大街小巷的意願。
  力推發展非博彩元素
  今年下半年博彩旅遊業恢復加快,訪澳旅客恢復至疫前八成,博彩毛收入追回疫前七成水平,帶動經濟逐漸復甦。但復甦層面不夠全面,各界期待明年可進一步分享復甦成果。
  自今年初放寬防疫措施後,訪澳旅客迅速反彈。本澳更一躍成為內地旅客境外旅遊目的地首選,這歸功於過去三年持續創新引客。如政府在舊區增加打卡點,旅遊休閒企業投資擴容、升級硬件設施,讓旅客感受到本澳與疫前不一樣,紛紛來澳體驗最新、最豪華的休閒、住宿、餐飲等設施。
  表演娛樂活動接連登場,叫好叫座的新賣點,成功吸引不同年齡層旅客專程來澳「追星」,更帶動博彩業受惠。如演出場數較多的張學友、陳奕迅演唱會,分別為六月及十月賭收帶來驚喜。
  澳門力推發展非博彩元素,與博彩業相輔相成。以「演唱會經濟」為例,盈利秘訣未必是賣票本身,而是可吸引高淨值客戶到訪,從而帶旺博彩業,其他地區縱使有意仿傚也難複製澳門模式。
  過往,博企聚焦博彩業務,賭場與賭檯數量成為行業發展關鍵,非博彩業務如購物中心、餐飲、會展場館等只屬產業配套。隨着博企未來十年的「千億投資」計劃陸續鋪開,非博彩業務不再是「配菜」,成為產業「主菜」指日可待。六家博企對非博彩業務元素各有側重,圍繞「旅遊+」呈多元發展,除率先「跑出」的演唱會成為投行看好的板塊,還有政府積極推動會展產業,擁有偌大會展場館設施的博企,可藉政策東風加快發展。
  澳門積極透過「旅遊+」吸引各地旅客來澳,但必須承認礙於公交系統未完善。來澳看演唱會的旅客,多數集中在演唱會場館附近的度假村內溜達、消費,較少走出「舒適圈」去體驗未知的行程。即使是來澳參與會展項目的商務客,在當局安排下走訪社區多處,但中小企能否雨露均霑,卻是疑問。
  如何讓旅客在澳有更佳的消費體驗,如何深挖潛在的消費力,均是澳門當下的終極目標。面對經濟復甦不平均,引客入區,讓更多中小企受惠,迫在眉睫。官商宜持續攜手舉辦各類活動,加強對外宣傳推廣,吸引旅客入區,並藉着不同區份打造的新鮮感,吸引居民跨區消費,為中小企引流,令整體經濟盡快復甦。
  人流、資金流持續向主體產業靠攏,進一步拉大民生區與旅遊區「冰火兩重天」,如何拆解,迫在眉睫。坊間冀在社區多辦節慶盛事,擴大引流作用。明年力爭四方客,又逢回歸廿五周年,料「區區有活動」,盛況更勝從前。
  疫後不難看到,餐飲業新陳代謝加快,有人「有緣再見」,亦有大量新店湧現,但即使在旅遊旺區,區內生意亦非點石成金。如今適者生存,難度不遜於疫情時期,只有持續優化出品與體驗,才可留客。
  官方為優化營商環境,從宏觀於社區結合科技手段創造打卡點,到微觀協助企業擁抱科技,宣傳推廣搭橋線上平台,到推動優化內部管理的後台系統支援計劃,再到推廣電子支付……讓各方可享受科技應用帶來的紅利,助中小微企增強競爭力。
  豐富社區引客元素
  今年以來,本澳旅遊業復甦進度理想,尤其內地旅客復甦平穩,為行業及本地經濟回暖提供支撐。從今年旅客出遊趨勢可見,旅客對社區體驗的興趣增加,所以持續提升本地社區吸引力相當重要。如透過在社區舉辦活動,吸引旅客走進社區體驗及消費,並延長他們在澳逗留時間。
  早前,行政長官賀一誠發表新一年施政報告,報告提出豐富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內涵,創新推出舊區活化行動計劃,該計劃是本年度施政工作重點之一,也是本次施政報告的一大亮點。
  舊區活化行動計劃旨在由特區政府主導,推動博企共同參與澳門媽閣塘、內港、福隆新街、新馬路、荔枝碗船廠及益隆炮竹廠共六個歷史文化片區的活化工作。通過相關計劃,可以體現政府督促博企履行非博彩元素的投資承諾,亦有望為社區引入人流和資金流,緩解疫後部分社區經濟復甦步伐較慢及不平衡的情況。
  舊區活化是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但相關工作並非易事。首先,六個片區文化特色不同、功能配套各異、潛在問題不一。其次,部分舊區存在建築密度高、空間發展不足、產權分佈零散等阻礙發展的複雜難題。因此,活化工作難以完全套用已有案例或經驗,需基於科學規劃「對症下藥」,在政企民三方協同合作下,持續探索得出最優方案。
  舊區活化行動計劃是澳門舊區活化與社區經濟融合發展的一項新嘗試,對寸金尺土的澳門起到促進經濟多元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值得持續推行。有學者建議:因地制宜探索活化六個片區的方略。如採用「一區一格,特色分明」的策略,針對活化六個片區進行深入調研和規劃,擴大片區優勢,補足片區短板,將各片區打造成具有不同特色和功能的旅遊景點,避免內容重疊及重複發展。利用博企在商業上的優勢,為片區導入品牌企業,如以首店、限定店等模式更大力度為社區注入高附加值元素,並形成規模效應。利用片區的新功能引旅客入區,高質量提升社區經濟的活躍度,創造經濟增長點。加強政企民三方合作,政府與博企、中小企業和居民持續溝通,協助改善片區附近的交通安排、基建設施、街道景觀等,綜合完善片區的營商環境,使合作模式成為澳門舊區活化、振興舊區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旅遊局曾表示,早前當局對訪澳旅客進行調查,發現「美食」是旅客來澳的第三大原因,今後政府將圍繞「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理念,配合「1+4」適度多元策略,持續推動澳門美食文化發展,同時為澳門培養更多美食行業人才。
  食是人類共通「語言」,澳門薈萃天下美食,從星級餐廳到街頭美食,各適其適。配合休閒旅遊,為餐飲業注入無限生機,更可成為各地美食「引進來、走出去」的平台。有「美食之都」加持,助益發揮「美食外交」的軟實力,亦成為很多投資者看中的商機。故不論經濟順逆,餐飲市場一直增量發展。
  澳門要擴拓旅客市場,投其所好增加吸引力有很大發揮空間,美食是其一。投資者可從熱門的菜系入手,環保理念,滿足食客既想當吃貨又要食得健康的心態中挖潛,拓展新空間。同時,政府、博企、商界可聯手舉辦社區活動,以區內文化資源增添社區魅力,賦能社區經濟,提升旅客落區、深入大街小巷的意願。
  進入聖誕月份,大街小巷、商場街舖,都有節日裝飾佈置,全城節日氣氛漸濃。零售商舖陸續推出年終促銷活動,希望把握年底為生意作最後衝刺。政府及不少社團商會一如既往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幻彩耀濠江、嘉年華等,藉盛事活動刺激消費氣氛,帶動社區經濟發展。
  串連文旅商激活夜經濟
  臨近聖誕節旅遊旺檔,政府、綜合旅遊休閒企業積極舉辦各類夜經濟活動吸引旅客,豐富晚上的娛樂體驗。如疫情前「韓風」盛行,吸引不少粉絲到當地參與偶像舉行的活動,並會預留時間遊覽、購物,由朝玩到晚。澳門未來須要思考如何串連各種夜經濟活動,讓旅客不僅來澳看演唱會,同時結合各區的文化體驗、零售、餐飲等配套,一次過感受多層次的夜經濟魅力。緊接大賽車後,幻彩耀濠光持續近三個月覆蓋多個節日,分佈七個區並設分支主題,相信有助創造旅客訪澳誘因、延長留澳時間,更刺激居民打卡,鼓勵夜間消費和跨區消費。
  社會各界期待本澳加強夜經濟活動,為旅客提供晚間娛樂,吸引旅客留澳過夜。但如官方所言,夜經濟活動與疫前有所改變。環觀各地都有自身特色,姑物論採取哪種方式,最終殊途同歸,要有機結合不同元素,共同發揮吸引旅客留澳過夜的作用。換言之,只要有可吸引旅客來澳並過夜消費的活動,就是好活動。
  由於訪澳旅客以內地為主,廣東旅客更是常客,要吸引旅客回頭,須不斷營造新鮮感鼓勵訪澳。以幻彩耀濠江為例,前身是光影節,經過多年積累經驗並贏得口碑,但每次均要注入新元素,讓活動保持「常新」。今屆以「璀璨遊樂場」為題,多個燈光裝置、互動裝置、光雕表演,務求打造大型夜間遊樂場,更攜手更多商界、社團參與,發揮各自優勢,除遍及多個區份外,還有不同延伸活動、市集項目,料必發揮更大的引客效果。值得關注是,項目除可引客、借機宣傳澳門,如何利用活動創造更大經濟效益,達到丁財兩旺,需要持續摸索。
  據過去商戶反映,燈光裝置成功為舊區引流,惟難將人流轉化為消費力,一方面是商戶苦於人手問題難以延長營業時間;另一方面,舊區晚上營業商戶有限,單靠一兩家店難有足夠吸引力讓旅客逗留閒逛消費。
  參考內地為刺激夜經濟,不少夜遊項目應運而生,但重點更多會串連周邊的文、旅、商等元素,將單一項目轉化為夜食、夜賞、夜遊等多元夜間消費場景。
  數據顯示消費者晚上消費更多,若利用好幻彩耀濠江等項目資源推動夜經濟,讓活動不單停留在打卡影相、宣傳澳門,更有精彩豐富活動,像娛樂、旅遊、美食等,將不同活動串點成線,引導旅客、居民參與,商界配合延長營業時間,從而激活舊區營商環境,有助進一步發揮活動經濟價值,創造獨特旅遊體驗,展示澳門不夜城的魅力。
  今年以來旅遊業復甦喜人,不少酒店項目加快應市。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十月酒店業場所共137家,按年增加19家,可提供客房增24.8%至4.6萬間。有旅遊業者表示,本澳酒店趨多元,迎合市場變化,有利分流,活躍舊區。
  今年以來本澳酒店類型持續豐富,除路氹星級酒店,還有澳門半島的星級酒店、經濟型酒店、精品酒店、賓館等。疫後旅遊業有所變化,團客減少,多以散客方式訪澳,旅客年齡層普遍在四十五歲以下。不同類型酒店項目,可迎合當前市場變化和旅客需求。不同類別酒店座落在不同區份,為旅客分流、深入社區增加誘因。
  如今澳門出入境口岸數量和效率較疫前增加和提高,但由於路氹金光大道度假村項目吸引,旅客多集中在路氹,如何令在路氹旅客分流到各區?先決條件是交通便利。輕軌媽閣線開通,相信可大大便利旅客在氹仔往返媽閣,帶動旅客到媽閣一帶等舊區。不過分流後,要令旅客逗留在舊區,還需更多方面的配合,如酒店配套、餐飲、購物元素等。
  目前而言,舊區的旅遊硬件設備並非十分完善,但媽閣線開通、綜合度假村六大片區計劃陸續推進,相信未來舊區發展潛力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