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幹冬棗,一口「嘎吱脆」

  新鮮冬棗的脆口,想必大家都知道。
  凍幹加工後的冬棗,看著跟鮮冬棗差不多,但吃起來會讓人感覺更「驚豔」:口口「嘎吱脆」,棗香滿溢,甘甜如蜜。
  如今市面上還推出了小袋包裝,保質期長,方便攜帶。
  好吃又方便,能敞開肚皮放心吃嗎?
  維C大戶,秋冬養生佳果
  冬棗名字裏有個「冬」字,但它成熟的時節一般在中秋前後;一些早熟的品種,甚至在更早一些就能為人們所享用。
  入冬後,冬棗逐漸退市,不過,此時其實仍為吃冬棗的好時節。
  這是因為,其維生素含量相當出色,被譽為水果界的”維C之王”,有「活維生素丸」之稱——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6版)顯示,每100克鮮冬棗的維生素C含量高達243毫克,約是檸檬的11倍、蘋果的70多倍,即便是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也得甘拜下風。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成人每日的維生素C攝入量為100毫克,一顆鮮冬棗約為15克重,相當於一天食用3顆鮮冬棗,即可滿足當天的維生素C含量。
  適當補充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同時還能維護血管彈性,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此外,冬棗中還含有較高的環磷酸腺苷、棗黃酮等植物化合物,這些是很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參與人體多種生理活動,有利於提高免疫力、抗氧化能力。
  凍幹的,較健康
  凍幹,首先打破了「應季」的限制,讓人不必擔心過了季就吃不上。
  凍幹用的是FD( Freeze Drying )凍幹技術,指真空冷凍乾燥工藝。
  它的原理是,在零下幾十攝氏度的環境下,將食物快速冷凍,把水分子轉化為冰晶體,然後在真空容器中進行脫水處理;冰晶體直接由固態昇華為水蒸氣排出,從而形成凍幹產品。
  這門工藝,以前可是應用於製作宇航員食物的,如今走入餐館和家庭,廣泛應用在蔬菜類(如胡蘿蔔、西藍花、辣椒等)、水果類(蘋果、鳳梨、榴蓮等)、肉禽類以及咖啡、果汁等。
  市面上還有一種果蔬脆的果乾,哪種更好?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卞華偉更推薦凍幹的。
  他表示,凍幹技術加工的果乾,能夠更好地保留蔬果的營養,蛋白質和維生素破壞少,色澤、香味也能保留;而果蔬脆釆用的是真空低溫油浴乾燥技術,脂肪含量很高,吃多容易長胖。
  而且,凍幹的果蔬脫去95%以上的水分,在防潮得當的情況下,是可以不添加防腐劑的,相對更加健康些。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在其微博社交平臺上也表示,「如果一定要吃果乾的話,真空冷凍乾燥的方式所加工的水果幹,已經是最好的了」。
  這是因為,抽了真空後,鮮冬棗氧氣接觸很少,所以營養素氧化很少;零下幾十攝氏度的冷凍低溫處理,營養素沒有遭受熱破壞問題。
  如何識別是凍幹的冬棗
  1.看外包裝:應有「FD凍幹技術」的標識;
  2.看配料表:應只有冬棗一項;
  3.看果乾有無油痕:應是幹爽無油的。
  「高糖刺客」,勿貪嘴
  凍幹冬棗作為相對比較健康的加工零食,在差旅或一些不便攝取新鮮水果的情況下,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不過,香甜脆口的零食,容易讓人停不下嘴。尤其是看劇時,一邊看一邊吃,不知不覺吃下一大把,這可不妥。
  冬棗吃起來雖然不齁甜,卻妥妥的「高糖刺客」,且熱量不低。
  據《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6版),冬棗含糖量約為28%。
  這是什麼水準?且來比較一下其他水果。
  西瓜含糖量約為6.8%,蘋果含糖量約為13%,高糖水果代表榴蓮含糖量約為28.3%,與冬棗相仿。
  每100克冬棗的熱量約為113千卡,而同等重量的米飯約為118千卡,可見冬棗的熱量也不低。
  所以,凍幹冬棗雖美味,但也不能貪嘴,限量一小把就好。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淺嘗一兩顆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