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堅持以健康正派方式吸引遊客

  由國家文旅部指導,澳門旅遊局主辦,亞洲旅遊交流中心、澳門市政署、貿促局、文化局、體育局和深合區經濟發展局協辦的「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二零二四年農曆新年花車匯演、騰龍運鑽歡樂春節」,將於今年的年初三(二月十二日)及年初八(十七日)舉行,與全澳居民及旅客迎接龍年。十五輛各具特色的花車,將聯同本地、內地、香港及海外的表演團體,送上喜慶歡樂的賀年獻禮。除了花車匯演之外,旅遊局還將舉辦「歡樂春節——二零二四年龍騰舞躍賀新春」社區巡演,及「歡樂春節龍馬精神煙花匯演」。今年這三項活動共同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列入「歡樂春節」活動框架,展現澳門「旅遊+盛事」的多元內涵與魅力。期待連串精彩的賀年活動疊加澳門多元的旅遊休閒元素,讓旅客盡情感受澳門特區「旅遊+」的魅力。
  據旅遊局長文綺華表示,透過花車巡遊、煙花匯演、金龍獻瑞三項活動,希望透過連串活動吸引旅客來澳度歲,預計農曆新年日均旅客逾十二萬人次。她又指出,二零二四年是澳門特區「1+4」規劃實施開局之年,旅遊局持續推進「旅遊+」跨界融合,拓展多元化客源,致力促進旅遊休閒業多元發展,並將繼續聯動業界,豐富盛事及旅遊產品,引領旅客入區遊覽及消費,帶動社區旅遊及夜經濟。她又表示,去年入境旅客達到二千八百萬人次,恢復至二零一九年的百分之七十二。對於今年旅客恢復情況,全年的目標入境旅客三千三百萬人次。除關注旅客數量,更注重質量,今年重點工作是海外市場推廣,上半年集中到海外路演、參加外地旅遊展覽,下半年在內地舉行澳門周活動。
  辰龍年春節期間的花車巡遊、煙花匯演、金龍獻瑞等三項活動,既是延續具有嶺南尤其是濠江特色的傳統春節賀年活動,又根據「旅遊+」跨界融合的概念,增添了若干「新鮮熱辣」的成分,將辰龍年春節的節日氣氛搞得紅紅火火,突出了「龍年金龍鬧新春」的喜慶氣氛。實際上,賀歲花車匯演精彩內容包括暖場表演、開幕演出、花車巡遊、文藝表演、花車展覽和線上遊戲等,其中於年初三舉行的首場花車匯演,在匯演後獻上首場煙花表演,延伸喜慶氣氛,發揮盛事疊加效應,期望帶動人流,促進夜間經濟活力。而在年初八的第二場巡遊結束後,參與匯演的花車將澳門漁人碼頭展出四天,再在塔石廣場展出八天,歡迎居民及旅客到場欣賞,打卡留念。而「歡樂春節龍馬精神煙花匯演」則分別以「龍」、慶祝「人日」及元宵節作為主題,呈獻三場各十五分鐘的煙花表演,這是首次在「人日」和及元宵節舉辦煙花匯演。至於在年初一及年初二舉行的「歡樂春節——二零二四年龍騰舞躍賀新春」社區巡演,將帶來金龍巡遊及社區定點表演,龍獅隊、財神、福祿壽、龍生肖、金童玉女及澳門旅遊吉祥物「麥麥」聯同表演團體,將到澳門不同社區拜年及送上特色表演,與居民、旅客共慶新歲。
  雖然花車巡遊、施放煙花及社區巡演,是澳門特區慶賀春節的傳統固有形式,但「喬唔怕舊,只要肯受」,不但是本地居民仍然陶醉於這種歡樂氣氛中,並以此來抒發自己對去年澳門特區在戰勝三年疫情後,旅遊娛樂等主要行業迅速復甦發展的喜悅心情,及對新的一年旅遊等行業有新的發展的憧憬期待,而且也讓來澳遊客在感受到澳門特區的節日氣氛,尤其是具有嶺南特色的春節活動項目之中,分享對澳門特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喜悅和成就感。
  其實,由國家文旅部指導的「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二零二四年農曆新年花車匯演、騰龍運鑽歡樂春節」,及「周邊附帶」的煙花匯演、金龍獻瑞等活動,由於在堅持傳統中有所創新,並堅持以健康正派的方式吸引遊客,因而也可以說是「政治正確」的象徵,凸顯了堅持「賢能愛國者治澳」原則的效應,敢於及善於頂住某些地方為了吸引遊客而推出各種「奇計怪招」的歪風,讓澳門特區「一國兩制」在旅遊領域保持及發揚清新風氣。
  實際上,從近來一些媒體的報導看,一些地方的文旅宣傳用力過猛,在網絡平台文旅賬號爭做「卷王」,各種「奇計怪招」都冒出來了。一月十五日,河南雲台山出現「男女妲己」,兩名「妲己」在視頻中並不是大大方方地展示自身的裝扮和形象,體現人物之美與景色之美的融合,而是靠「特殊互動」作爲引流點,鏡頭著意放大他們搔首弄姿,眼神迷離的挑逗姿態,還與拍攝者做出摸手摸臉,隔空親吻等親密動作。同樣是在雲台山景區,還祭出了「美男計」招攬游客,八塊腹肌的帥哥紛紛出動,在美麗「凍人」的景色中身著古裝拍攝宣傳片。
  一月十六日,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官方賬號發布一則帶視頻的動態,多人穿著「湘西趕尸」的服飾,有人還做著僵尸的動作。而在此的前一天,張家界文旅局長彭振華曾和張家界魅力湘西的演員一起變身當地土家族勇士「茅古斯」,跳起了時下流行的「科目三」吸引遊客。
  此外,「河南文旅瘋狂上分」、「秦始皇帶兵馬俑跳『科目三』啦」、「陝西文旅拿回屬于自己的名字」、「浙江文旅上分了」等多個話題也紛紛登上熱搜,網友稱「卷出了新高度」。
  對此現象,《人民日報》的「俠客島」公眾號前日發文稱,網紅經濟求新、求奇、求特,新鮮和差異化體驗至關重要,但從這幾年情況看,出圈的頭部文旅賬號寥寥,大部分還是陷入跟風、內卷的困境,泯然眾人。文章指出,與其挖空心思搞怪獵奇追流量,不如沉下心來好好琢磨文旅硬件改進、服務更新。不然縱使靠網絡流量迎來了遊客,也會因為糟糕體驗砸了牌子。熱鬧之下也需「冷思考」,文旅産業說到底拼的是産品和服務。扎扎實實完善各類設施、改善商業環境、提升服務品質,夯實基礎,才能接住營銷之後帶來的「潑天富貴」(網絡用語,形容突如其來的巨大關注度)。
  《中國旅游報》也發表評論指出,拿出看家本領,「卷」出流量熱度,這樣的初心是好的。然而,玩梗不能惡趣味,吸睛不能辣眼睛,出圈不能靠出格,任何營銷推廣都不能爲了流量不要底綫、爲了熱度不考慮社會影響,甚至是觸碰紅綫。個別地方、企業、賬號選擇劍走偏鋒,不斷放大「玩梗」「整活」尺度,甚至策劃「擦邊」「低俗」「粗鄙」的內容,顯然有違公序良俗。流量固然重要,但不能走向「流量至上」;文旅發展需要眼球,但不能走向「眼球經濟」。
  《上游新聞》的評論也指出,吸引流量,善用流量,無可厚非,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靠低俗甚至「擦邊」行爲獲得流量,似乎已走偏。這樣的做法或許能帶來一時圍觀的熱鬧,但長遠來看,對當地文旅發展以及文旅品牌的建立都是弊大于利的,也很難轉化爲實際經濟效益來反哺當地文旅發展。
  比照之下,就更凸顯了澳門特區的旅遊事業及吸引遊客的方式,是堅持走改善産品和服務,改善商業環境,提升服務品質的道路,不走「偏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