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四」大選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按照相關規定,「中選會」和「內政部」已經計算妥當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選舉補助金」,及「不分區立委」選舉中的政黨補助金的分配金額,並在農曆新年之前就已經向各權利人或政黨發放。
按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各組候選人選舉得票數達當選票數三分之一以上者,應補貼其競選費用,每票補貼新台幣三十元,一次過領取。但其最高額,不得超過候選人競選經費最高金額。政黨推薦之候選人其補貼費用,應由該推薦之政黨領取;二個以上政黨共同推薦一組候選人時,應共同具名領取。
而在「二零二四」大選中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部分,綠藍白三個參選組別的候選人均符合領取資格。其中「賴蕭配」可獲得一億六千七百五十八萬零五十七元,「侯康配」一億四千零十三萬零六百三十元,「柯盈配」一億一千零七十一萬三千九百八十元。
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稍早透露,「賴蕭配」這次獲得的選舉補助款將分三個部分支配,第一部分作為社會公益使用;第二部分將作為創黨、建黨黨員的弱勢照顧,以及年輕黨工出國進修的獎勵金;第三部分依規定回捐給黨中央。
而侯友宜則於日前透露,「侯趙配」所獲得的選舉補助金,全部回饋國民黨中央,由黨中央決定用途。
民眾黨發言人李頂立也表示,「柯盈配」的選舉補助款使用上,主要會用在政黨維持營運的經費,包含政黨、立院黨團與地方經營等等,加上柯文哲主席也有前往全台灣走訪收集民意的計畫,另也會將部分用作公益使用。
由於《「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明確規定,選舉補助金必須由推薦候選人的政黨領取,因而柯文哲今次再也不能以「候選人的選舉補助金」為由,「私吞」入自己腰包了。實際上,二零一四年柯文哲剛選上台北市長時曾向媒體透露,有意將二千五百六十一萬多元的選舉補助款拿出一千萬元來償還父親借他的房貸,引發社會譁然,後來才在輿論壓力下放棄該想法。
而在「二零二四」大選中的「不分區立委」選舉部分,根據《政黨法》規定,政黨票得票率達百分之三以上的政黨,可獲得每年每票五十元的政黨補助金,直至該屆立委任期屆滿,在該屆「立法院」的四年屆期內,每年都可以領取政黨補助金。
雖然有十六個政黨提名候選人參加「不分區立委」選舉,但只有民進黨、國民黨和民眾黨三個政黨的得票率超過百分之三,因而在今後四年內,每年都可以領取政黨補助金。其中民進黨為(每年,下同)獲得二億四千四百五十五萬元(四百八十九萬一千零六十),國民黨為二億三千八百二十一萬元(四百七十六萬四千二百九十三票),民眾黨為一億五千二百零一萬元(三百零四萬三百三十四票)。
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日前表示,這筆補助金主要投入到黨務的日常運作使用。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指出:「會依照往例,把政黨補助款運用在全國的縣市黨部,中央黨部的營運基本的經費當中。」從黨工的人事費,到各縣市黨部,像是水費電費租金等等的基本開銷,都是國民黨拿到補助款後,首要支出的經費項目。
民眾黨副祕書長許甫表示:「我們的黨部,其實過去來講是相對狹小的空間,我們第一個會尋覓一個比較新的黨部,可以容納我們各個組織的人,都在同一個地方辦公。」拿到補助款的第一步,民眾黨規劃要先搬家,找到更大的辦公室,另外也會用在新增的智庫或政策會等整合性部門,擴大年輕組織層級和YT頻道,希望能成為電視台一樣組織。
選舉補助金制度有一段「發展史」。在一九八一年建立時,候選人一票補助十元,門檻為該選區最低當選票數四分之三以上。一九九一將補助提高為每票三十元,門檻維持該選區最低當選票數四分之三以上。一九九四年落實政黨政治增設政黨補助款一票五元,政黨票得票率須達百分之五以上。一九九七年發生重大變革,將政黨補助款一票由五元變成五十元,並從一次性改為每年領取。二零一五年降低政黨補助款門檻,經黨團協商通過由百分之五大幅降為百分之三點五。
二零一七年通過《政黨法》,為促進政黨多元發展,「立法院」通過將政黨補助門檻降為百分之三。
前面所提到的「重大變革」,是指一九九七年許信良甫當選民進黨主席當晚,尚未走馬上任,就「夜奔敵營」,奔赴李登輝的「大安官邸」,與李登輝完成一項政治交易:以民進黨不再阻撓李登輝的「修憲」大計,來換取民進黨支持《政黨選舉補助費條例》獲得「立法院」通過,為的是要籍此解決民進黨的黨務經費困難的問題。此後,民進黨藉憑著在「立委」選舉中每一票可獲五十元政黨選舉補助金,每年共得一、二億元的補助金,完全解決了民進黨的經費問題,不但可清還了民進黨歷年積欠的債務,並可搬到寬敞明亮的華山商務大樓辦公,而且還可提升黨工的待遇,使到黨工們可在無後顧之懮下更全情地投入黨務工作及選戰。因此,當時政壇就有「李登輝餵予民進黨奶水」、「許信良夜奔敵營」之說。
正因為如此,在「立法院」審議及表決《政黨選舉補助費條例》法案時,新黨黨團予以極力反對,並在方案通過後,拒絕領取政黨補助金。但在後來,一方面是新黨領導人換人,而方面是新黨的黨務經費頗為拮据,因而「死死氣」地領取政黨補助金。不過,在鬱慕明接任黨主席後,卻舉行記者會宣佈,將新黨在當年「立委」選舉中獲得的政黨票補助款全數捐出,設立為急難救助金,預計用來協助清寒學童就學、生活,或幫助這次台南大地震的受災戶。但在後來鬱慕明卸任後,新黨參加「不分區立委」選舉的動機之一,就是希望能夠獲得分配政黨選舉補助金,以支應該黨的日常運作經費。但很不幸,新黨的得票率無法跨過百分之三的「門檻」,今次更是只有百分之零點二九二四(四萬零二百八十八票),卻是無法領取政黨選舉補助金了。
兩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