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叮囑澳門官民要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及屬於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機制之一的「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澳門特區以終審成績第一名,榮獲二零二五年「東亞文化之都」城市之際,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也正在籌劃首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的活動,正好是對作為「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之一的「東亞文化之都」作出了積極的回應。而聯想到鄧小平的兩個「從娃娃抓起」,及習近平主席對澳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殷切期望,也含有「從娃娃抓起」的意涵,因而可以說,文化局舉辦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的構思,在客觀上就是為擦亮包括「東亞文化之都」在內的「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踐行「從娃娃抓起」的意念和指示。
澳門文化局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文化局將於今年七到八月期間舉辦首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文化局長梁惠敏指出,首屆兒童藝術節的主旨是「以文化藝術點亮孩子的童年,啟發孩子對藝術及世界的探索精神」,各類活動將於文化中心及鄰近區域舉辦,並將設有四十五項活動及演出,總場次逾一千場,包括「國際級的表演藝術、百老匯音樂劇、藝術展覽、電影展、大型戶外裝置、藝術營、大師班、工作坊及藝術嘉年華」等項目。梁惠敏表示,期望參與兒童藝術節的觀眾將達到二十五萬人次。
梁惠敏特別指出,首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是「全新的演藝節慶品牌」,讓澳門的文化盛事更豐富,協力擦亮澳門作為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文化局以往也會為兒童、青少年舉辦類似大型活動,但內容不夠全面。今次在原有項目開支內裡再增加不同節目,「令到它變成一個國際藝術節。」並選擇與不同本地藝團合作,例如讓藝團負責成為某些工作坊的導師,可讓家庭享受徜徉在藝術夏日的美好時光。
而在日前召開的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全體會議上,代主席梁惠敏更為詳盡地首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的情況。據介紹,首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共有七大項目,包括「澳門文化中心廣場美陳計劃」、「MICAF童樂日藝術嘉年華」、「合家歡舞台表演」、「兒童電影展」、「藝術工作坊及體驗營」、「音樂營大師班」、「龐比度藝術展」等。
其中「澳門文化中心廣場美陳計劃」,以兒童節吉祥物「MICAF小精靈」與噴霧式嬉水裝置作互動,於澳門文化中心廣場上設計、配置及製作相關的休閒設施,供市民及遊客駐足打卡。
「MICAF童樂日藝術嘉年華」則是以「嬉水」和「泡泡」為主題策劃內容,利用廣場上的美陳裝飾設計互動遊戲,提供與主題相關的玩樂設施,如自動噴泡裝置、水槍、泡泡槍等。節目内容包括大型戲偶巡遊、小丑、高蹺等互動環節,並設有小型市集,售賣各式美食及文創產,還設工作坊及遊戲攤位專區;另設特色休憩設施(如桌、椅、露營設備)供市民休息及欣賞節目;還有特色佈置和打卡區,全程由Dj帶動現場氣氛。
「合家歡舞台表演」的節目框架是:海外五個(美國、葡萄牙、西班牙、阿根廷),內地一個(北京),本地三個(澳門)。其中外邀節目中,大型的有音樂劇《Annie》,中型的有故宮博物院音樂劇《甪端》,小型的有多媒體偶劇《太空小狗萊卡》和《時間英雄滴答》、雜技敲擊劇場《敲財兄弟》、音樂劇場《鍋中的月亮》。本地節目中,中型的有澳門演藝學院的《寶蓮燈》、澳門樂團的魔幻反斗交響樂》,小型的有嬰兒劇場的《森中甜夢》。
「澳門國際兒童電影展」精選的多部佳作,將會帶觀眾踏上奇幻的冒險之旅,感受溫馨動人的家庭故事、與少年們一起經歷成長的酸甜苦辣、再回到歷史之中汲取前人智慧和力量,在影像世界裡探索未知,收穫成長。二十多部風格各異的優秀電影,結合各個趣味十足的工作坊、映前導賞與夏日晩風中的特備戶外放映,將帶來一場接一場的銀幕盛宴。
「藝術工作坊」將以全新方式在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登場,燦爛陽光點亮夏日,綻放藝術的七彩光譜,無論是爬行寶寶、家姐細佬、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嫲,都可以享受這個藝術暑,一齊參與不同的藝術體驗。
「《神奇的創意之門》藝術體驗營」有兩個,其一是《神秘的藝術遊樂園—兒童創意生活營》,其二是《神奇的創意之門—親子藝術體驗營》,首次在澳門文化中心紮營留。兩日一夜的露營,在輕鬆愉快的營隊氣氛,參與樂趣無窮的互動工作坊,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創意,全情投入在戲劇與視覺藝術的妙想世界之中。
「龐比度藝術奇幻世界一視覺藝術展」是一個可以動手體驗的工作坊或說是藝術展。成品不是重點,而是過程中親子獲得的想法和啟發。工作坊帶著親子用新奇的角度去看待稀鬆平常的事物,從體驗和實作中發掘美學和生活的關係,開啟孩子們對於當代藝術認識的起源。
「童趣書屋」融合遊樂場設計,展銷超過二百種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精美繪本、青少年讀物、圖畫冊、啓蒙讀物及其他相關文創產品等,現場還有打卡裝置和親子閱讀區。此外,設有多場豐富多元的藝術活動,供市民免費報名參與。
對澳門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是習近平主席掂掛在心中的大事。不但在先後兩次的慶祝澳門回歸週年大會暨新一屆澳門特區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的重要講話,要求澳門特區要繼續面向未來,加強青少年教育培養,要實現愛國愛澳光榮傳統代代相傳,保證「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培養,要高度重視和關心愛護青年一代,為他們成長、成才、成功創造良好條件;而且還透過視察澳門學校及給澳門學生回信等方式,諄諄教導澳門青少年學生要更深入了解中華歷史文化,多方位認識國家和澳門發展歷程,增强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傳承和弘揚澳門的優良傳統,始終築牢「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在澳門中聯辦的支援及協助下,澳門特區政府十分重視青少年的愛國愛澳教育培養工作。也正是在正確決策的指導下,國情和基本法教育課程進入了各學校並成為基本課程。
而這些活動,政治性較強,並不及於和適用於兒童。而首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就填補了這個「空白」,並契合了鄧小平和習近平「從娃娃抓起」的指示。實際上,鄧小平十分重視祖國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他那著名的「從娃娃抓起」「從娃娃做起」的觀點,被後人沿用至今。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二日,習近平主席在訪問荷蘭時,對著名球星范德薩說:「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就曾提出足球要從娃娃抓起,我們現在還要這麽做。」
如今,澳門特區以兒童喜聞樂見及能夠適應的方式,舉辦首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活動,就是為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之一的「東亞文化之都」,踐行「從娃娃抓起」的指示。
華澳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