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昨日舉行,議員何潤生口頭質詢關注殘疾人士的就業及升學問題。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回應表示,特區政府十分關注殘疾人士的需要,以「社區為本,參與共融」為理念,提供康復服務和支援。社會工作局與相關服務團體合作,透過資助方式支持開辦康復服務設施,為殘疾人士提供職業康復訓練。
歐陽瑜指出,現時全澳共有八間職業康復服務設施,提供約五百五十個服務名額。而將在青洲區增設的一所殘疾人士綜合服務中心,可為有智力障礙及自閉症人士提供工作能力評估、生涯規劃、庇護工作訓練、輔助就業、職業培訓及轉介、公開就業輔助和在職就業支援等服務,包括引入精緻洗衣工作培訓,以更貼近市場和更高階段職業技能訓練,目前中心正有序開展設備購置和人員招聘等前期籌備工作,並提起牌照申請程序,預料本月(6月)內投入運作。
歐陽瑜稱,特區政府亦支持有不同需要的學生升學或進入社會,2022/2023學年融合教育高中畢業生升學率超過八成五,當中醫學診斷為肢體、聽覺或視覺障礙的高中畢業融合生更全數升學。現時,澳門四高校聯合入學考試各科均會向身心障礙學生提供特別考試安排。本澳高等院校亦制訂支援政策及指引,優化校園設施、提供學習輔助設備等,讓有關學生能適應和融入大學生活,得到相應的支援。
此外,勞工局一直與康復機構合作舉辦不同類型適合殘疾人士的培訓課程,內容包括房務、手語教學、西點餐飲入門等。今年,亦將推出兩項新課程,以「先培訓,再實習」的方式,協助殘疾人士掌握相關職業技能,並協助他們投身就業市場。
何潤生追問康復服務有何政策傾斜及支援社企?歐陽瑜回應,康復服務十年規劃進入最後一年,目前執行率為96%,希望明年完結時能全數完成,下一個十年規劃正在研究階段,冀社會多提意見。休閒企業就職的殘疾人士方面,截至去年有四百一十九人,包括全職、兼職、實習,相信隨著經濟好轉,會有更多殘疾人士可以到不同的企業就職。社企方面,由於體量不大,聘請的殘疾人士基本以培訓為主,希望培訓後能進入市場就業。
本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