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昨日回應議員崔世平口頭質詢時表示,特區政府會充分利用好中葡經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和行動綱領賦予澳門的各種利好因素,持續有序開展多方面工作,助力新質新產力發展,以及推進經濟適度多元。
李偉農稱,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依托「中葡科技中心」舉辦一系列將葡語國家優秀科技項目「引進來」的活動。例如,巴葡科創大賽透過葡萄牙及巴西當地的高校及孵化機構,推薦符合澳門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的科技項目,已為中葡科技中心累積多個優秀葡語國家科技項目,這些項目亦有助澳門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未來,中葡科技中心將繼續為巴葡優秀項目尋找更多對接澳門及內地資源的機會,發揮好中葡平台的優勢,促進澳門以至大灣區的科技發展。
另外,貿易投資促進局亦積極推動中小企業利用澳門的中葡平台優勢,進一步拓展中葡貿易合作。例如,已有從事葡語國家食品和飲品代理的澳門企業成功對接內地採購商。
另一方面,自中葡合作發展基金成立以來,積極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致力推進澳門企業拓展葡語國家市場,培養本澳金融人才。該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來,累計派出約30團共70多人次到葡語國家開展有關基金宣介和項目開發等工作,總共出資11個項目約5.7億美元,帶動中國企業赴葡語國家投資約50億美元,涉及農業、金融和產能合作等重點領域項目;基金同時亦透過與本澳金融機構合作,支持本澳企業在葡語國家發展業務。此外,金融管理局與該基金合作,自2019年起至今,共合辦了5期「澳門金融人才短期培訓班」。
崔世平關注政府對以中葡平台優勢發展澳門自身新質生產力有何構思。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代局長龐啟富稱,新質生產力的重點之一是技術創新,企業是創新的重要源頭,當局推出科企認證計劃,利用評鑑制度提供官方認證,現時已有24間本澳企業獲得認證,其中5間為重點企業,19間為潛力型企業。他又提及,新質生產力的另一重點是協助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透過生產力中心推出的中小企業數字化支援服務,預料本年底可協助約1,300間中小企轉型升級,提升經營效率。
本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