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氣候溫暖潮濕,小荷初露,百花競放,一片旺盛之景。殊不知,花開的背後,雨水澆灌或花盆澆水後都會留下的小積水,正是蚊子孳生的好地方,長成成蚊便「嗡嗡」作響,不時落在皮膚上的「親吻」,不僅打擾我們的生活,更有可能帶來蚊媒疾病。
讓我們從李先生的故事開始說起。李先生是個旅遊愛好者,懷著對異國情調的嚮往,他前往了風景如畫的東南亞旅遊。東南亞氣候溫暖濕潤,自然風光迷人,然而,這裏也是蚊子的天堂。李先生不可避免地被蚊子多次叮咬,起初只是覺得皮膚有些瘙癢,並沒有太在意。但回國沒幾天,他開始感到身體不適,出現了發熱、頭痛、關節疼痛等症狀,並且逐漸加重,他急忙趕往醫院,被告知患上了登革熱。而導致李先生患上登革熱的罪魁禍首正是那些「熱情」的蚊子。
這些蚊媒傳染病你知道嗎
蚊子的「飛吻」不僅僅是皮膚上的紅包那麼簡單,可能還攜帶著病毒和寄生蟲,威脅人類健康。瘧疾、登革熱、寨卡病毒病、黃熱病、基孔肯雅熱等,這些聽起來遙遠而複雜的疾病,其實都可能通過蚊子的叮咬傳播給人類。這些疾病的病原體在蚊子體內繁殖,當蚊子叮咬人類或動物時,病原體便進入宿主體內,引發疾病。
●瘧疾
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通過按蚊叮咬進入人體,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仍然是一種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每年造成數百萬人死亡。感染者會經歷週期性的發熱和寒戰,這是因為瘧原蟲在紅細胞內繁殖,導致紅細胞破裂。除了發熱,瘧疾還可能引起頭痛、肌肉疼痛、嘔吐和腹瀉。在嚴重的情況下,瘧疾還可能導致貧血、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
●登革熱
登革熱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感染者可能會出現高燒、劇烈頭痛、關節痛、皮疹,以及輕微出血傾向,如鼻出血或牙齦出血。雖然大多數登革熱病例症狀較輕,但部分患者可能發展為更嚴重的登革出血熱,需緊急治療。
●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通過蚊子叮咬傳播,感染者可能會出現輕微發熱、皮疹、結膜炎、頭痛和關節痛。大多數人在感染後症狀輕微,甚至可能沒有症狀。然而,寨卡病毒對孕婦尤其危險,因為它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症和其他先天性畸形。
●黃熱病
黃熱病由黃熱病毒引起,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傳播。症狀包括高熱、黃疸和出血,嚴重時可能導致肝功能損害、腎功能衰竭和休克。黃熱病的死亡率在沒有及時治療的情況下可以非常高。
●基孔肯雅熱
這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疾病,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會讓人經歷劇烈的關節痛,仿佛全身關節都在跳著一支痛苦的舞蹈。除了關節痛,感染者還可能出現發熱、皮疹、頭痛和肌肉疼痛。
蚊子的生長歷程你瞭解嗎
在學習防蚊滅蚊知識前,讓我們先來瞭解一下蚊子的生長歷程。掌握其習性,才能做到更有效防治。
家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