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國際美食論壇」昨日早上十時於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會展大堂揭幕。論壇雲集世界各地29個「美食之都」的代表、內地其他範疇的7個創意城市代表及多位餐飲業界翹楚,參與的創意城市數量為歷年最多。6月18日是每年的可持續美食烹調日,論壇以「識食·樂活」(Holistic Gastronomy: Eat well, live well)為主題展開討論。與會嘉賓通過專題環節和交流會議發表真知灼見,交流寶貴經驗,激發多維度的思考和創新的火花,為旅遊業與餐飲業等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亦為澳門推進「旅遊+美食」跨界融合發展的借鑑。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局長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澳門特別行政區主要聯絡人文綺華、美食之都城市群協調員暨美國聖安東尼奧主要聯絡人Colleen Swain、《南華早報》首席營運總監黃俊仁以及兩位主旨演講嘉賓主持論壇開幕式。
文綺華致歡迎辭時表示,美食融合了歷史文化、傳統習俗、傳承創新、健康生活、可持續性等多個層面;美食不僅是味覺和用餐體驗的享受,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推動旅遊及經濟發展的要素,因此,美食是一個非常有討論價值的課題。闊別4年、疫後首次舉行的「澳門國際美食論壇」是「澳門國際美食之都嘉年華」的亮點活動,也是歷年來最多創意城市代表參與的一次,在澳門特區成立25周年之際再度回歸,別具意義。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視頻致辭時表示,澳門特區政府積極開展美食之都建設,成果顯著,期待「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在活動中充分展現各自獨特的美食魅力,交流分享創意產業發展的寶貴經驗,共同推動以文化和創意促進城市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論壇開幕式逾250人出席,世界各地29個「美食之都」的代表及內地五個其他範疇的7個創意城市,包括「設計之都」上海、三個「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景德鎮、蘇州及濰坊、「媒體藝術之都」長沙、「電影之都」青島及「文學之都」南京的代表、多位餐飲業界翹楚及六家綜合度假休閒企業代表應邀出席,場面盛大。
兩場專題討論環節於早上舉行,環節1:「探索澳門的美食與大健康的展望」的主旨演講嘉賓為Leela餐廳主廚及創辦人Manav Tuli。此環節由《南華早報》資深傳媒人Lee Williamson主持,討論的議題包括深入探討美食的核心理念和哲學、健康養生與烹調藝術及發展趨勢和願景,強調美食能創造變革的力量,並可塑造更健康及可持續發展的社區。
環節2:「美食推動商業與旅遊業的韌性發展」的主旨演講嘉賓為橫琴康養園區臻林共同創辦人李佳鳴。此環節由《南華早報》資深傳媒人Douglas Parkes主持,重點討論美食對經濟和社會帶來之影響、美食旅遊和推廣、策略合作、推動可持續變革等,透視如何將健康、文化和環境保護融合到餐飲業務,並成為發展美食文化強大的推動力,促進可持續的營商舉措及旅遊經濟蓬勃發展,塑造更強韌的未來。
昨(17日)午舉行的創意城市網絡成員交流會有多個「美食之都」的代表及內地其他範疇的創意城市的代表出席。來自潮州(Chaozhou)、伊洛伊洛(Iloilo)、淮安(Huai’an)、克爾曼沙赫(Kermanshah)、朗塞斯頓(Launceston)、博希孔(Bohicon)、南京(Nanjing)、梅里達(Mérida)、貝爾加莫(Bergamo)、波托維耶霍(Portoviejo)、帕爾馬(Parma)、弗洛里亞諾波利斯(Florianópolis)、景德鎮(Jingdezhen)及阿雷基帕(Arequipa)等14個創意城市網絡成員城市代表於會上分享推動創意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成功經驗,並藉此互動交流平台,共同探討美食與各領域的協同發展,進一步促進各「美食之都」之間的傳承及國際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