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腫瘤高峰論壇揭幕

  【本報訊】由鏡湖醫院主辦的「2024大灣區國際腫瘤高峰論壇」昨日下午假永利皇宮宴會廳舉行,邀請來自美國、西班牙、拉丁美洲、墨西哥、埃及、香港、內地及本澳的數十位腫瘤醫學專家演講,探討腫瘤精準治療的新趨勢,吸引約300名業界人士參與。
  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腫瘤疾病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本澳2021年錄得超過2,500宗腫瘤個案,根據死因登記資料,2023年的死亡個案中,約3成與腫瘤和癌症相關,情況值得重視。多年來,澳門衛生部門針對癌症的防治投放大量資源,嚴格的控煙控酒政策、預防癌症的宣教、全面有效的篩查以及為每名患者提供合適的治療、鼓勵研發新的癌症治療,同時亦補貼或豁免醫療費用,減少患者及家屬的財政負擔,期望論壇發揮平台作用,讓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交流,提供最新的預防和治療資訊。
  鏡湖醫院常務副院長李鵬斌致辭指出,惡性腫瘤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除了給患者帶來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外,還會給家庭、社會帶來巨大負擔。在本澳,惡性腫瘤一直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病率隨著人口老齡化上升,2024年澳門65歲及以上的長者佔總人口超過14%,正步入老齡化社會,腫瘤防治工作任重道遠。目前臨床上用於治療腫瘤的常規技術手段包括外科手術切除、放療、化療三大手段。另外,近年隨著腫瘤免疫研究的深入,免疫療法在腫瘤治療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關注,將會是腫瘤精準化治療發展的重要方向。
  他稱,近20多年來,鏡湖醫院外科不斷推進手術微創化,去年更引進本澳首台手術機械臂HUGO系統,為腫瘤患者帶來更優質的選擇。放療方面,經過21年發展,擁有兩台先進放療設備與精準放療方案。至於化療,澳門作為自由港,在藥物進口上市審批方面具有一定政策優勢,較容易獲得全球最新的藥物資訊,引入國際同步的新藥物,例如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等。免疫治療醫院亦十分關注國際前沿技術,今年5月引進CAR-T細胞治療技術。
  鏡湖慈善會理事長劉永誠稱,鏡湖慈善會一向支持鏡湖醫院開展腫瘤診治服務和專科發展,去年6月成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腫瘤外科高峰論壇」,收到良好的效果。近年來,特區政府積極推進「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醫療大健康產業是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澳門作為開放性國際旅遊城市,具有非常有利的硬件設施和政策優勢,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將有利於醫療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希望透過論壇,探討精準治療腫瘤的新趨勢,提升灣區的醫療服務。
  論壇開展11場專題演講,內容聚焦於乳腺腫瘤、消化道腫瘤、後腹膜腫瘤、腦神經腫瘤、泌尿系統腫瘤等診療技術及腫瘤醫學教育等議題,探討腫瘤精準治療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