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門戶機場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香港中通社7月1日電】兩岸交流門戶機場廈門翔安機場7月1日順利完成航站樓閉水關鍵節點建設,標誌著航站樓工程又取得重大進展。
  所謂閉水,通俗來說,就是指航站樓已經完成了遮風擋雨的功能建設,接下來將進行登機橋預留洞口、預留施工通道口、外部簷口造型等收邊收口的掃尾工作。
  據介紹,廈門翔安機場作為全球少見的海島型機場,是中國「十四五」重要交通樞紐工程,也是重要的國際機場、區域性樞紐機場和兩岸交流門戶機場。自今年3月初,航站樓首塊鋼底板成功吊裝後,工程建設就進入金屬屋面及幕牆安裝階段,其間克服了東南沿海地區臺風季、梅雨季等多種氣候影響和工程建設難題。
  廈門翔安機場計劃在2026年底通航,屆時可達到每年38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的起降能力。
  福馬「小三通」航線上半年旅客數增長1.44倍
  【香港中通社7月1日電】今年1月至6月,福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共計驗放保障福馬「小三通」航線2.9萬餘名出入境旅客通關,同比增長144%。
  據報道,福馬「小三通」自2023年1月8日「馬尾—馬祖」航線復航、2月19日「黃岐—馬祖」航線復航以來,往來客流量呈增長態勢。今年4月1日起,福馬「小三通」兩條客運航線由每日「一進一出」加密至每日「兩進兩出」,每日8趟航班來往兩岸,航線密度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福州邊檢站表示,目前經福馬「小三通」航線往返的旅客以探親、旅遊為主要目的,來閩商務考察人數有所增長,總體呈現家庭成員集體出行多、民俗活動往來多、老人幼童數量多的特點。該航線以航程短、中轉臺灣本島便捷、價格便宜等優勢已成為兩岸人員交流往來的「黃金通道」。福州邊檢站設置「闔家歡」「手牽手」「民俗活動」等專屬通道,提供更加人性化、便利化的通關服務。
  為應對福馬「小三通」航線暑期客流高峰,福州邊檢站啟動暑期專項預案,保障出入境旅客通關順暢,助力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
  福州觀光踩線團成行臺旅遊業籲當局解除禁令
  【香港中通社7月1日電】延期近20天,福州旅遊業觀光踩線團日前順利抵達馬祖,展開3天2夜的行程。這是新冠疫情後首個抵臺的大陸觀光踩線團,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
  據介紹,此行由福州市旅遊協會會長韓鳴率隊,共22名團員,多為「90後」年輕人,且是首次造訪馬祖。一行人抵達馬祖南竿福澳港碼頭後,現場舉辦盛大儀式,歡迎福州踩線團。
  福州踩線團的到來為臺灣旅遊觀光業帶來曙光,業者紛紛呼籲民進黨當局盡快解除6月後禁止臺灣民眾組團前往大陸旅遊的禁令。
  馬祖觀光協會理事長孫孝豪表示,馬祖旅宿業已充分準備好迎接旅客。當地旅遊業者都很期待福州首發團造訪,最盼望的就是兩岸能恢復正常的旅遊交流。
  臺灣中華兩岸旅行協會理事長許晉睿指出,踩線團順利成行,業者引頸期盼帶動後續兩岸旅遊正常交流,目前最急迫的就是要民進黨當局解除「禁團令」。
  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理事長蕭博仁也表示,盼望民進黨當局放寬兩岸交流限制,相信交流越頻繁,衝突會越少。期望回到2012年以前的榮景。
  抵達後的首日行程結束後,韓鳴說,團員與馬祖同行交流順暢,參觀的馬祖景點非常特別,地域文化、風土人情也都很有特色,值得向福州廣大市民推介。
  據瞭解,福州觀光踩線團原計劃是在6月10日至12日前往馬祖,但後來因故延至29日。就在踩線團出發的前兩天,臺陸委會宣佈提升赴陸港澳旅遊警示級別至第二高的「橙色」,建議民眾避免非必要赴大陸及港澳地區旅行。外界憂心陸委會此舉恐讓踩線團計劃再添變數。
  臺灣《聯合報》評論稱,臺陸委會宣佈調升赴陸港澳旅遊警示為「橙色」,說白了只是為了對抗而對抗,兩岸關係恐怕只會更悲觀。其影響層面遠不只旅遊業,除了讓部分遊客止步,兩岸之間各項往來也會受到衝擊。本應發揮「潤滑劑」功能的陸委會,卻成為加劇兩岸衝突的「催化劑」,百姓只能自求多福。
  對於民進黨當局的做法,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日前指出,民進黨當局罔顧事實,惡意抹黑有關司法檔,借提升所謂旅遊警示進行政治操弄,是對廣大臺灣同胞赤裸裸的威脅恐嚇,嚴重侵害臺灣民眾正當權益,破壞兩岸關係發展。廣大臺灣同胞參加兩岸的交流合作,來往大陸不必有任何顧慮,完全可以乘興而來、盡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