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規會通過十規劃案多幅屬於文物保護區

  【本報訊】城市規劃委員會昨日下午在馬交石炮臺馬路五樓會議室舉行今年第三次全體會議,討論及通過十幅私人工程規劃條件圖草案。
  對於鄰近果欄街及花王堂街448平方米土地將興建酒店,有委員關注這幅土地為何是旅遊娛樂用途。土地工務局局長黎永亮表示,是根據原來的批地合同,當局亦已詢問申請人意見,將繼續用於建造酒店。這幅土地亦屬於文物保護區,文化局稱,須保留現有門樓和圍牆,主要是門樓的磚砌部分和裝飾線條。
  位於快艇頭街43號70平方米的私有土地,亦屬於文物保護區,須按面向快艇頭街的原建築立面重建。有委員關注立面是否已不存在,文化局研究及計劃處處長蘇建明表示,2019年前仍具有建築特色立面,可能因長期放置,立面結構和保存狀況出現問題,後來更倒塌,期間業權人一直有入則,當局要求提交立面的詳細測繪圖則,未來重建會維持街區風貌。另外,屬於文物保護區、鄰近媽閣上街煙草裏218平方米的長期租借批地,土地用途為商住和旅遊娛樂,建築設計須與媽閣山及西望洋山相協調。
  首幅位於鄰近煙草裏的土地,由於屬於文物保護區,文化局發出具約束力意見,建議有關建築設計須與被評定的不動產「媽閣山」及「西望洋山」相協調。文化局代表蘇建明表示,有關地塊屬於文物範圍的緩衝區,不是被評定的不動產和文物,需協調鄰近的文物範圍媽閣山,其建築設計及發展需按媽閣山自然山體設計。限高方面,工務局代表梁耀鴻表示,新防火安全規章去年生效,因此對不同用途的樓宇高度有不同規限,故此該地塊的樓宇可放高至十九點五米。
  另一幅位於商人巷廿七號的土地,用途為H1類居住用地,部分土地需用作公共街道用途,重整後面積為四十三點三五平方米。梁耀鴻表示,根據新防火安全規章,由於其消防通道未能到門口,只能建H1類單一業權樓宇且,高度限制為十二點四米。「割街」方面,該窄巷有別於氹仔舊城區步行街的街區形式,氛圍亦不同,因此處理方式不一樣。雖然不是行車通道,為了顧及行人道基本要有三米寬的要求,故遵照上一版規劃圖作「割街」。
  對於位於鄰近氹仔木鐸街的土地,梁耀鴻表示,不許建凸窗臺是為維持該區的歷史風貌。該街區為步行街且不行車,想保留街區原本的肌理,認為不「割街」更合適。委員蔡韻璿認同不「割街」做法,可保留城區肌理。

城規會舉行全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