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四日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於昨日在北京閉幕。根據全會發出的《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届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决定》。習近平就《决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按照以往規律,估計在一個星期至十日之內,官方會對外發布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决定》,及習近平就《决定(討論稿)》向全會作的說明。另外,中共中央將於今日上午十時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和解讀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及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等將對新聞發布會進行直播。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及其所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决定》,是中國改革開放歷史上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既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升級版」,也是對中共「二十大」精神的深化及延展。如果說,主導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設計師的話,主持二十屆三中全會的習近平,就是改革家。
實際上,在當代中國人的記憶中,三中全會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因為在中國人的語境中,「改革開放」即肇始於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前五天,鄧小平發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提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於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這是一個大政策。」十一屆三中全會被認為是從根本上衝破了長期「左」傾錯誤和「兩個凡是」的束縛,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路線,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從此將中共中央的指導思想由階級鬥爭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從此中國逐漸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在第二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中國走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道路。因此三中全會亦被認為是建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會議。自此之後,每五年一次的三中全會大部分都承載著制訂出臺重大經濟改革政策的預期,同時也讓「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在當代中國成爲主旋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會同樣是劃時代的,開啓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習近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黨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而中共「二十大」則確立了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務,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這次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决定》,更是科學地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目標、重大原則,重點部署了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在主題方面,《公報》指出,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面對人民群衆新期待,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重大原則方面,《公報》指出,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爲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爲出發點和落脚點,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推動生産關係和生産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强大動力和制度保障。作爲重大原則的補充,《公報》還提到了「七個聚焦」,亦即: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聚焦建設美麗中國,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在重大舉措方面,《公報》提到十三大項系統部署,具體爲: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
《公報》公佈後,正在休假中的行政長官賀一誠發表談話,代表澳門特區政府向會議的勝利閉幕致以熱烈祝賀,並強調特區政府將帶領澳門各界認真學習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會議審議通過的決定,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澳門力量。
在談話中,賀一誠還對在實行「一國兩制」下的澳門特區,如何根據澳門的實際情況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提出了初步的設想,表態澳門特區政府將按照中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把二十屆三中全會決策部署轉化為實際行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加快推進「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同時,特區政府將通過系列舉措,團結帶領社會各界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和國際合作平台作用,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相信,無論賀一誠是否爭取連任第六任行政長官,其在今年十一月向立法會所作的《澳門特區政府二零二五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結合澳門的實際情況,融入二十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提出一些「新道道」。尤其是在加快推進「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基礎上,響應中央號召,引進「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實事求是而又適時度勢地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革,加大對科技產業的扶持,進一步改變澳門經濟對博彩業的依賴。與此同時,對公共行政進行必要的改革,推進特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更好地適應澳門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堅持以人爲本,讓經濟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居民,讓澳門特區的改革,跟上內地的步伐,與祖國同行。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凝心聚力、奮發進取,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華澳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