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政要保鏢哪家強?

  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哈爾濱。就在他走下飛機的那一刻,舷梯下方發生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小插曲。中俄兩國的安保人員在緊張的氛圍中不經意的眼神對視,緊張的神情中閃過一絲微笑。他們默契地相互點頭示意,仿佛在無聲中交流著資訊,確認彼此的身份和任務。
  這一幕視頻迅速在網上引起了熱議。領導人身邊的「貼身護衛」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普京的「第一保鏢」
  早在1999年,普京剛入主克里姆林宮時,他的身邊就總跟著一個身材魁梧的小夥。此人一身黑衣、濃眉大眼、神情嚴肅、眼神格外機敏,在普京身後一步之遙的地方,盯著他的一舉一動。
  這名小夥便是普京當時的貼身保鏢阿列克謝·久明。如今,52歲的久明跟隨普京再一次走進克里姆林宮。這一次,他有了一個新頭銜——總統助理。
  2024年5月14日,普京正式簽發總統令,宣佈任命久明為總統助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新任總統助理久明將負責監督國防工業、與國務委員會打交道並監督體育部門。」
  久明1972年出生於俄羅斯庫爾斯克州,母親是名教師,父親根納季·久明是位軍醫,曾擔任國防部軍醫總局第四局局長,官至少將。在20世紀90年代,根納季是時任防長格拉喬夫的顧問與好友。
  進入軍隊服役、成為總統保鏢,是父親為久明規劃的人生道路。久明確實也執行得不錯——
  1990年,18歲的久明考入沃羅涅日高等無線電電子軍事工程學院。4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分配到莫斯科的空軍部隊服役,從事情報搜集工作。1996年,久明進入俄羅斯聯邦警衛局通信部門,憑藉出色的表現成為局裏有名的青年才俊。
  幾年後,久明又加入到警衛局總統安全部門。在那裏,久明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不僅有精湛的槍法,近身格鬥也是所向披靡。
  1999年8月9日,葉利欽任命普京為第一副總理、代總理。3個月後,普京贏下總統大選。那時,總統安全部門負責人、久明的直屬上級佐洛托夫與普京私交甚篤,久明由此進入普京的視線範圍內。
  在普京的第一個和第二個總統任期(2000年至2008年)及其總理任期(2008年至2012年)內,久明一直擔任他的貼身保鏢。「我每天早上都是從向總統報告開始的。我必須瞭解周圍所有的相關資訊,預測有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有時候,我還不得不向地方官員下達指令。」久明這樣回憶保鏢工作的日常,「在這個崗位上,我是普京的步兵」。
  久明初上任時,正值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莫斯科等城市接連發生恐怖襲擊案,總統的安全問題十分令人擔憂。據統計,2000年至2001年,普京至少遭遇4次暗殺。在這期間,久明在普京的「保鏢小組」任職。後來,一家波蘭媒體報導:「普京的性命是久明給的。」
  此後,陪同普京出席各種國際會議與論壇,成為久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即便在和平時期,久明也時刻「保持緊繃的神經」。他說:「有人可能會認為,陪同總統,站在總統身邊,這份工作很光鮮。但我們責任重大,要積極準備每一次出行,要確保總統的安全。」
  當然,久明絕不是空有身體的莽夫,2009年,他進入俄羅斯總統公共管理學院(現俄羅斯總統國民經濟和公共管理學院)繼續深造,獲得了政治學博士學位。畢業時,他的答辯論文題為「八國集團合作框架下的全球政治」。
  能力過硬、恪盡職守,又懂普京的心思,久明的職業道路勢必更為廣闊。2013年,久明升任總參謀部總局副局長。據稱,2014年,久明還曾短暫地在俄羅斯軍事情報局(格魯烏)任過副局長。同年,久明兼任俄羅斯聯邦國防部特種作戰部隊司令。2015年,久明再獲晉升,任陸軍第一副總司令兼總參謀長,被授予中將軍銜,後又任國防部副部長,成為時任防長紹伊古的副手。
  2016年初,久明臨危受命,被普京調去接任圖拉州州長一職。俄媒則紛紛猜測——這將考驗久明的地方治理能力,成為他能否進一步晉升的「試驗場」。
  久明也不負所望,在他的帶領下,圖拉州發展迅速。民意更直接地反映在了選票上。2016年9月18日,久明以84.17%的支持率在圖拉州州長競選中獲勝。5年後的2021年9月19日,他以83.58%的得票率再次當選。
  因此,此番久明被任命為總統助理後,多家外國媒體迅速對此做出反應。英國路透社援引克里姆林宮顧問馬爾科夫的分析稱:「許多俄羅斯人認為,普京已將久明視為繼任者。」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俄羅斯事務」專案網站發表分析文章稱,「如果普京由於年齡或其他原因決定挑選繼任者,久明很可能會成為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這要歸功於他與俄羅斯領導人的私人關係以及其豐富的經歷」。德國《明鏡》週刊則稱,久明此前就被俄羅斯政治分析人士列入「普京接班人」名單,「這一次,久明被提拔為總統助理,更加劇了人們對他可能成為繼任者的猜測」。
  安倍最信任的女保鏢
  日前,斯洛伐克總理遭槍擊受傷;加納總統的車隊發生車禍、本人不在車內;捷克總統又在騎摩托車時受傷……多名外國領導人接連遭遇意外,讓公眾再一次對外國領導人的安保措施產生關注。
  這就不得不讓人回想起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街頭發表演講時遭槍擊倒地,最終不治身亡。可以說,安倍之死,和他的安保團隊有著莫大的關係。
  根據現場視頻顯示,第一聲槍響之後,現場的安保人員沒人去保護安倍,也沒人去控制刺客,有人甚至嚇得縮起了脖子;直到山上徹也打出第二槍,安倍應聲倒地,安保人員才反應過來採取了行動。可惜,一切都已經晚了。
  事實上,安倍的安保團隊絕對不是業餘人員組成的。據公開信息說,每年花在安倍身上的安保人力費用就超過2億日元(1120萬元人民幣)。他曾花費鉅資雇傭了一支專業的保鏢團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貼身護衛石田萌美。
  1988年,石田萌美出生於日本的一個警務世家,其父曾擔任過多位日本政界人物保護任務。據說,石田從小就天賦異稟,是習武的上乘人選。而受父親影響,她從小就非常嚮往能夠繼承父親的職業,成為一名保鏢,肩負起保護他人安全的重要責任。
  18歲時,石田萌美就拿到劍道三段段位,這是同齡人難以企及的最高武學段位。同時,她還精通柔道、合氣道等多種武術,具備出色的格鬥絕技和驚人的爆發力。
  2011年10月,年僅23歲的石田經過層層選拔,被招進東京警視廳警衛科。之後,她憑藉努力和實力成為前首相野田佳彥的保鏢,野田下臺後又成為了安倍的保鏢。
  更值得一提的是,首相的警衛員通常在每一任更迭時都會全部更換,以確保安全。然而,石田萌美的優秀表現打破了這一傳統。安倍晉三對她的安保能力十分認可,使得她連任兩任首相的貼身女保鏢,創下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紀錄。
  因為長相酷似日本電視劇《保鏢》裏的女主角真木洋子,石田萌美一經曝光馬上就爆紅網路,擊中了無數日本宅男的心。但是,很少有媒體採訪到這位女保鏢,警視廳的答復是:「意想不到的走紅已經讓石田本人十分困擾了,我們難以安排進一步的採訪。」
  日本保鏢有一項考核,要求保鏢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需要迅速掏槍保護目標任務,並且能擊中嫌疑犯。據報導,這項考核要求從拔槍到射擊的時間不能夠超過0.5秒。石田萌美只需要0.2秒就可以完成拔槍和射擊,並且她的射擊準確率在98%以上。
  石田萌美向所有人證明瞭,自己的能力絲毫不弱於男性。於是,「斃敵0.2秒」「徒手擊敗10名壯漢」「護兩任首相周全」等標籤讓她穩居「日本第一女保鏢」的位置。
  面對外界的關注和讚美,石田萌美曾表示:「我不在乎外界對我的看法,我唯一的任務是保護首相的安全,追逐名利不是我的風格,只有確保被保護人的安全,我才能感到欣慰和滿足。」
  另外,有傳言稱,某次活動上安倍晉三的東西掉在了地上,身旁的石田萌美視而不見,讓安倍晉三自己撿起來。石田萌美事後解釋道:「保安是一個高尚的職業,不是保姆,我得時刻保持警惕,絕不會提供保姆服務。」
  在安倍晉三遇刺的案件中,石田萌美也因此成為了輿論爭議的焦點。因為網路上流傳著一張照片,一位女子跪在倒地的安倍身旁查看情況。網上傳言,該女子就是安倍最信任的「日本第一女保鏢」石田萌美,網友紛紛指責她「怎麼只會驚恐地睜大了雙眼」,認為她虛有其名。
  不過,很快有人通過分析安保人員的行動和衣著認定該女子並非石田萌美,而是當日在場的日本看護聯盟的工作人員。
  拜登的韓裔保鏢
  時間再倒回2021年。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國國會大廈正式宣誓就職併發表總統就職演說,想不到讓他身邊有著亞裔面孔的白宮特工曹大衛(David Cho)火了一把。由於Cho和拜登的名字Joe發音類似,美國媒體甚至戲稱就職典禮上兩個「Joe」都出名了。
  看似平平無奇的曹大衛,其實已經有20多年的安保經驗,而且位高權重。在特朗普政府時期,他是副總統安保工作特勤組的「二把手」。他曾多次作為貼身保鏢,與特朗普「形影不離」。拜登上任後,他非但沒有被替換,更是被升職成「一把手」。
  資料顯示,曹大衛為韓裔美國人,在前總統特朗普任內擔任安保人員,曾參與特朗普與金正恩的兩次會面中的安保工作,並於2019年因工作成績突出被美國國土安全部授予特殊服務金質獎章。
  《華盛頓郵報》形容曹大衛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國土安全部的網站是這樣寫的:由於不懈地努力,並直接參與和朝鮮領導人高層談判,負責所有總統訪問安保細節,同時還要領導總統保衛特勤組的人員,在白宮執行著「零失敗」的任務。
  在推特上自稱是前特勤局副局長吉姆·赫爾敏斯基(Jim Helminski),曾擔任過曹大衛的上司,他稱讚這位年輕的亞裔美國人非常嚴肅、專注、沒有廢話,並為他感到驕傲。
  曹大衛的爆紅也讓他所屬的美國特勤局走入了世界民眾的視野,這是一個負責保護美國總統和前總統以及其配偶和家人等人物的機構。實際上早期美國總統並沒有專屬的保鏢,出席各大活動時只有部分員警負責保護其安全,但在多次針對總統的刺殺事件之後,美國不得不成立了特勤局,專門用於保護總統的安全。
  在美國總統參加各項活動例如就職儀式時,特勤局會採用內外三層防護圈的方式來保衛總統——最外圈防護圈由身著制服的特勤局特工和員警構成,同時高處會設置狙擊手,可以瞭望整個活動場所,及時發現可疑分子,通知外圈特工進行盤查和控制;中間層則基本為特勤局特工組成,配置包括突擊步槍和霰彈槍在內的各式長短武器,一旦出現襲擊者,他們的任務就是立刻將襲擊者抓捕或擊斃;然後就是曹大衛所屬的內圈,這些特工被安排在最靠近總統的位置,同時也是總統最為信任的特工,因為一旦襲擊者突入到防衛圈內部,這些特工必須用自己的身體去為總統擋住射來的子彈,出於形象方面考慮,最內側防護圈特工並不攜帶突擊步槍等長武器,僅攜帶手槍和防彈手提包作為最後防禦手段。
  其實,在曹大衛的身份曝光之前,因為他的亞裔面龐,一度讓一些陰謀論者將其說成是「拜登的中國保鏢」,以此炒作所謂「拜登勾結中國」的流言。而隨著曹大衛的身份公開後,這一傳言也逐漸銷聲匿跡了,但是卻引起了韓國線民的玩梗熱潮。
  不過,對於拜登來說,這名保鏢是不是韓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亞裔」。美國媒體指出,新任美國總統身邊的亞裔面孔極易引發關注,這會讓拜登更受到亞裔美國人的歡迎,人們會因此讚揚拜登政府的「多樣性」,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特勤局特工,無一不體現出多樣性這一點。而拜登的這一目的也達到了,在社交平臺不少亞裔美國人也顯得十分開心。
  (蒲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