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繼續關注民生問題

  【本報訊】立法會昨日舉行全體會議,多名議員在議程前發言關注房屋、青少年教育、交通等民生問題。
  議員李良汪認為,現時本澳約5,000幢樓齡逾30年舊樓,當中「三無大廈」佔比多,他促請政府透過鼓勵和幫扶措施,支援「三無大廈」成立業主會和維修大廈。
  議員羅彩燕稱,居雅大廈不時有質量問題,當局曾稱居雅大廈已過保固期,惟基層住戶較難負擔整體維修費,促請政府成立跨部門小組協助大廈外牆剝落,並採取臨時措施保障居民出入安全。
  議員鄭安庭建議,政府適時推出例如以購買商鋪、寫字樓為主的重大投資移民,以降低本澳商鋪空置率,提升本澳投資吸引力。
  議員施家倫認為,本澳正全力發展「1+4」經濟適度多元,人才儲備顯得尤其重要,建議優化「持續進修計劃」課程與資助,結合四大產業的人才需求發展,制訂初、中、高階段的課程補貼,根據不同的進修項目類型和等級設置差異化的資助標準。
  議員顏奕恆關注學生暑假安排,建議參考其他國家或地區經驗,向家長指引,引領學生自主控制使用電子產品時長,分配好運動、學習、娛樂的時間。
  議員梁鴻細希望政府交代「工作假期簽證」的進展,他稱早於2015年,當局曾回應議員稱會作可行性研究,但至今沒有消息,他認為,工作假期簽證可以為本澳及海外青年提供更多發展和交流機會。
  議員陳浩星認為,正在舉行的「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為兒童學生的暑假生活增添動感,他建議進一步擴大家庭樂元素;鼓勵及支援更多弱勢家庭、特殊兒童參加,同時加強與各地兒童藝團交流。
  議員馬耀鋒則表示,隨著輕軌橫琴站的即將落成,未來琴澳軌道交通有望無縫銜接。現時,深合區內雖設有「通琴號」澳琴跨境通勤線路,但僅以服務澳門及氹仔各大企業及高校為主,未能達至居民生活全覆蓋。建議政府與深合區當局合作,規劃並推出跨境專線巴士服務,遊走於澳門與深合區各分區,以完善和便利的跨境公交服務,實現琴澳發展及生活的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