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四大天王」全退出政治舞台

  台灣地區「總統府」昨日發布人事令,核定駐日「代表」謝長廷、駐丹麥「大使」李翔宙免職,並確定任命民進黨副秘書長楊懿珊為駐美國「公使」。
  而在八月一日,「總統府」公布新聘「資政」二十七人、「國策顧問」七十三人,謝長廷在「資政」名單中「榜上有名」。
  按照《「總統府」資政國策顧問遴聘辦法》規定,「資政、國策顧問均為榮譽銜」,其遴聘資格為:一、曾任「政府」機關、民意機關重要職務或主要政黨負責人,政績卓著。二、社會各領域傑出或專業人士,貢獻卓著。三、對「國家」有特殊貢獻或對於「國家」大計具有卓識碩見。歷來慣例是,「資政」屬於「院長級」,或是卸任「院長」或具有相同等級的政治分量;而「國策顧問」則一般要有「部長級」的分量,包括卸任「立委」也算同級。
  因此,謝長廷這次被抬上「資政」的「神枱」,比照「卸任」的慣例,等於是賴清德「飭令」其卸却所有政治公職,退出政治舞台。而與謝長廷「同等待遇」的,也有與謝長廷一樣,都曾擔任過「行政院長」及民進黨主席的蘇貞昌。
  本來,按照慣例,賴清德應當是在發布免去謝長廷「駐日代表」之職後,才發表其為「總統府資政」,但現在的次序卻是「顛倒」。可能是一方面台灣當局早在月前就已經放風謝長廷將於七月底卸任,但因接任程序需要時間,所以在昨日才發布其卸任的人事令。不過,卻沒有同時發布接任人選,而新任「駐日代表」已經內定由前「考試院」副院長李逸洋出任。
  另一方面,本期「總統府資政的任期至二零二六年五月十九日止,亦即賴清德任期的上半期。本來應當讓他們「做足」兩年,但賴清德就職後事情較多,而且有個別人選可能還需「斟酌」,因而拖到八月一日才發布,不能再拖了。
  此前,被委任為「資政」者,還有「復出」擔任政治公職者,如丁懋時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轉任「總統府秘書長」,姚嘉文於二零零二年九月轉任「考試院院長」,賴英照於二零零二年九月轉任「司法院大法官」,張博雅於二零一零年十一月轉任「中選會」主委等,但自蔡英文上台後,從因為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但自二零一零年修改《「總統府」組織法》,將「資政」和「國策顧問」全部改為無給職(即沒有薪水)後,就基本上是「卸任老人院」或「酬庸院」。
  因此,已經七十八歲的謝長廷,及也已經七十七歲的蘇貞昌,這次被抬上「資政神枱」,應是賴清德向其發出「信號」:老人家好好休息吧,不要再在政治舞台上「起舞」了。
  但奇怪的是,作為民進黨「四大天王」之二的謝長廷、蘇貞昌,都已經升上「神枱」,為何年齡更大的另一位「天王」呂秀蓮(八十歲)、還有年齡差不多的游錫堃(七十六歲),卻沒有被安排為「資政」呢?
  實際上,《「總統府」組織法》規定,「資政不得逾三十人,國策顧問不得逾九十人」,此前歷任領導人都基本上「用足」此名額。而今次賴清德卻是遴聘了二十七名「資政」及七十三名「國策顧問」,因而還可以安排呂秀蓮、游錫堃。
  估計,沒有安排呂秀蓮,是因為她已經在二零一九年九月因為要代表「喜樂島聯盟」與彭百顯搭檔參加「二零二零」大選,因而口頭宣布退出民進黨有關。但當時民進黨中央黨部卻表示待其正式成為候選人後再做處理,後來因為她參選未果而未被開除黨籍。不過,既然她已經宣布退黨,必定沒有繼續繳交黨費,因而是離開民進黨了。
  至於游錫堃,本來已經被賴清德提名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並已當選,但在再次參選「立法院長」落敗後,立即宣布辭去「不分區立委」。除了是不滿「藍白合」粉碎其連任夢之外,也因為對賴清德懷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怨恨。而且,由他創立的「正國會」,會長林佳龍竟然渾然忘記了「新潮流系」是「正國會」的死對頭,並向賴清德遞交「投名狀」,使得「正國會」成為「新賴系」的重要成員,可能也使他意興闌珊,而「婉拒」獲聘為「資政」。
  倘果如此,民進黨「四大天王」就將全部退出政治舞台。而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天王」:蕭美琴、鄭文燦、林佳龍、陳其邁。但鄭文燦已經進了看守所,形成「四缺一」,可能會由卓榮泰「頂上」。
  謝長廷是民進黨的建黨元老,就連民進黨的黨名都是出於他的建議。早年在台北市議員和「立委」期間,都是與陳水扁齊名,甚至知名度還高於陳水扁。如果在一九九四年兩人一道爭取為民進黨的台北市長選舉提名人競爭中,不是「新潮流系」轉向,首位民選台北市長就是謝長廷而不是陳水扁,也就沒有後來的「陳水扁總統」。也因此,謝長廷與「新潮流系」結了怨。一九九六年首次直選「總統」,民進黨提出的候選人是「台獨」大老彭明敏,民進黨為補償謝長廷,讓他作「副總統」候選人。
  在陳水扁八年任期完成後,謝長廷終也能「過把癮」參選「總統」,但卻受陳水扁貪腐案之累落敗,因而謝長廷與陳水扁的怨懟更深。二零一六年再次「政黨輪替」,民進黨提名的蔡英文當選「總統」,本來輔選有功的謝長廷有意以其「憲法一中」,爭取海基會董事長的位子。但蔡英文可能顧忌其「憲法一中」,而將委任為「駐日代表」,使其遠離權力核心。也正因為如此,謝長廷對其苦心創立及經營的「謝系」(前身為「福利國連線」)「鞭長莫及」,無暇顧及,而被「海派」(後改組為「湧言會」)吞併。因而謝長廷的「急流勇退」,是「連渣都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