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摜蛋」發明者:我不是高手

  今年4月,江蘇省摜蛋協會官方認證了孫兆成、樊越榮、耿志昌、陶萬智4位「摜蛋發明人」,目前只剩孫兆成健在。
  「飯前不摜蛋,等於沒吃飯;飯後不摜蛋,等於白吃飯。」「摜蛋打得好,說明有頭腦;摜蛋打得精,說明思路清。」……
  「摜蛋」這項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江蘇淮安的紙牌遊戲,如今風靡大江南北,在全國擁有超過1.4億名玩家。
  ”摜」字源於田間勞作
  因為腿腳不便,身體健康狀況不佳,今年80歲的摜蛋發明人之孫兆成,沒能去首屆全球摜蛋推廣峰會現場領獎。
  當淮安市淮安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將「中國摜蛋發明人」的牌匾和榮譽證書送到孫家時,孫兆成十分高興,將獎品收放在家中顯眼的位置。
  牌匾和證書吸引了當地報社的記者、南京來的電視臺編導、北京來調研的學者,以及一些借摜蛋活動宣傳企業的老闆等人,他們紛紛造訪孫家。
  孫老也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向來訪者講述摜蛋發明的經過。
  1969年,24歲的孫兆成正擔任南閘鄉(2018年劃歸漕運鎮)革委會副主任。
  那年10月1日,孫兆成在鄉政府值班,供銷社主任樊越榮、信用社外勤科耿志昌、鄉政府大隊書記陶萬智跟他聚到了一起,聊完工作後,幾人便想甩甩撲克牌。
  耿志昌提議:「一副牌太少了,打不過癮,就用兩副吧。」
  孫兆成回憶說,4人以爭上游(江浙一帶流行的一種撲克牌遊戲,先出完牌者勝)為基礎,草擬了幾條新規則:4張以上的做炸彈,6張的炸彈可以炸同花順……形成了新玩法,保留了對門合作的方式,先走完為贏。
  起初玩法生疏,4人的興趣不是太高,於是琢磨改變玩法。經過你一言我一語,4人又增加紅桃「逢人配」(某一張紅桃可以當做任意牌),提高組合牌成功率,大的「炸彈」能炸小的,5個同樣數字的「炸彈」能炸4個同樣數字的「炸彈」,同花順五張大過「炸彈」,「大同花順」炸「小同花順」……
  「輸家要把最大的牌貢給贏家,但這個規則是後來的事了,第一天還沒有。」孫兆成說道。
  那天4人邊玩牌,邊琢磨規則,玩到暮色降臨。孫兆成想招待大夥兒,就讓食堂炊事員去買兩斤肉。結果時間太晚,市場上沒肉了,炊事員只能買了幾個生鴨蛋回來炒,再做了個白菜湯。吃飯時,幾個人幵始討論為新發明的撲克牌遊戲取個名字。盯著碗裏的鴨蛋,大夥提出叫「摜蛋」。
  其中,「摜」字源於田間勞作。當地將為麥子脫粒的摔打動作稱作「摜麥把」。在摜蛋遊戲中,玩家多有摜甩的動作,像摜麥把的架勢。同時也有「摜炸彈」之意,打出手中的「炸彈」時,動作激情四射,就像飛機扔炸彈。
  「兩個大王和兩個小王湊一起,最大的炸我們叫核彈頭。因為60年代我們國家有了原子彈、氫彈,全國人民備受鼓舞。」孫兆成說,蛋、彈同音,「摜蛋」名稱由此而來。
  不打摜蛋很多年
  4人熟練摜蛋的遊戲規則後,逐漸在公社的幹部之間擴散推廣。鄉里幵支部書記會、開村委會主任會,幹部們到一起,會前會後握兩把,村幹部又將「摜蛋」帶回村裏,於是這款紙牌遊戲越傳越廣。
  1979年,鄉革委會改組為鄉人民政府,孫兆成在南閘鄉政府副主任的位置上幹了10年,再退居二線做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的工作,直到1995年正式退休。
  孫兆成玩了幾十年摜蛋,但不是高手。他參加過一些鄉里、縣裏組織的比賽,但是從來沒有拿過什麼好名次。老伴11年前過世,昔日一起玩摜蛋的老友們也一個個離去,孫兆成的右眼球因一次手術被摘除,換上玻璃眼球,左眼視力還剩0.2,他現在連撲克牌的紅桃和方塊都已經分不清。
  如今的孫兆成,過著很普通的老年生活。每天晩上7點多就睡覺,淩晨3點多醒來。走路不便,娛樂活動沒有了,電視也不能看,只能聽聽收音機。他說,自己已經忘記了上次正經跟朋友打牌是什麼時候,4月份得獎以後,配合電視臺拍攝鏡頭,裝模作樣打過一次。
  孫家院裏有兩張已經風吹雨淋多年的桌子,主要用來吃飯。有時候用來曬被子,但已經不用來損蛋了。
  「小摜怡情,大摜喪志」
  摜蛋文化已經成為江蘇省一張獨特的宣傳名片。
  孫兆成居住的漕運鎮,鎮街附近有個新修的摜蛋村,村裏有摜蛋文化館,牆上掛了很多摜蛋文化相關的文案,以及幾幅當地文人的墨寶,其中一幅字是:「摜蛋源於小紙牌,娛樂形成大智慧」。
  2023年5月,摜蛋被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列入正式體育競技專案,並作為第五屆全國智力運動會表演專案,與象棋、橋牌等同臺競技。今年1月,全國摜牌(摜蛋)公開賽總決賽舉行,坐擁400億元身家的東方財富董事長其實為上海摜蛋協會會長……摜蛋破圈,多條新聞登上熱捜。
  摜蛋的日常打牌現場往往笑語喧嘩,打牌人將手中的「蛋」也就是「炸彈」砸向桌面的動作,突出的就是一個氣勢,各種擠眉弄眼打心理戰成為必備技能。
  一場摜蛋比賽,能有效帶動群眾參與,為舉辦地帶來巨大流量,促進當地的消費活力。
  今年江蘇省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樊維明提交提案,建議以摜蛋為抓手推進體育文化強省建設,由省級摜蛋社會組織牽頭精心打造全國品牌賽事並加強調査(理論)研究,市級摜蛋社會組織努力打造類似貴州「村超」的群眾性摜蛋品牌賽事。
  然而,摜蛋這一風靡全國的紙牌遊戲,近日因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在畢業典禮上的犀利點評而再次登上熱捜,引發熱議。陸雄文指出,「偶有摜蛋,也是放鬆和調劑,但摜蛋之風橫掃大江南北,吹進各層面、各角落,卻是社會失去動力、失去企業家精神的表現,是逃避之風、頹廢之風。」
  作為一種撲克牌類的遊戲,摜蛋難以避免地被貼上「容易沉迷上癮」「玩物喪志」等標籤,陸院長發出「小摜怡情,大摜喪志」的警示,不失為一個提醒:凡事過猶不及,任何一種遊戲,如果沉迷過度乃至衍生出了超出遊戲的功能,那人們也不妨抱有一分警惕。正如中國摜蛋研究院院長李旦生所說,玩摜蛋無可厚非,但「沉溺於此,影響工作,懶政怠政,甚至在低齡人群例如小學生中推廣摜蛋,那是胡鬧」,「有這樣為摜蛋降溫的言論是一件好事」。
  (許望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