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以及進一步促進內地與澳門佛教文化的交流,加深兩地的友好情誼,澳門佛教慈善會聯合杭州靈隱寺和蘇州寒山寺,昨晚7時假澳門新濠影匯綜藝館舉行《「金蓮盛開心連心」中國佛教梵唄音樂會暨和平鐘聲祈福法會》。行政長官賀一誠、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等出席主禮啟動儀式。
澳門佛教總會會長釋戒晟致辭稱,是次演出由中國佛教梵唄藝術團的一百多名僧侶獻演,來自中國佛教漢傳、藏傳、南傳三大語系,將內地同胞對澳門同胞的深厚情誼,投注於梵唄音樂之中,以豐盛絕倫的藝術與禪思,聯通中國人的慈悲心、愛國心,為澳門、為祖國、為人類眾生及世界和平,獻上一場法雨甘霖。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致辭表示,佛教信仰在澳門傳承已久,是本地最普及的宗教之一。農曆四月初八「佛誕節」被定為公眾假期、也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舉措彰顯了佛教文化在澳門多元文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期望廣大佛教信眾繼續秉持為善行善、服務社會、慈悲利他的高貴精神,把正面信息傳遞給居民,充分發揮佛教淨化心靈、引人向善的獨特作用,共同為建設國家和澳門更美好的明天,作更大貢獻。
活動將由杭州靈隱寺在中國佛教協會指導下成立的「中國佛教梵唄藝術團」登臺獻演,並迎請姑蘇寒山寺的悠揚和平鐘聲,為澳門、為大灣區、為祖國祈福增運,同時恭迎內地及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僧大德同台祈禱,上祈諸佛菩薩同垂護念,慈悲懾受,下祈國運昌隆,國泰民安,法誼永固。
梵唄,是指佛教舉行宗教儀式時的歌詠贊頌之聲,是中國佛教音樂的最初起源。這場音樂會將展示中國佛教的三大語系—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同台演出的盛況,為觀眾呈現一場傳承千年、震撼心靈的佛教梵唄、佛教音樂和少林功夫的視覺和聽覺盛宴,讓觀眾近距離觀賞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佛教文化藝術瑰寶,親身感受中國佛教文化的魅力與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