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方發布守護兩岸福祉短視頻及跟監外艦畫面
【香港中通社9月17日電】解放軍東部戰區17日發布短視頻《守護·美》,表達其捍衛家國統一、守護兩岸福祉的決心。與此同時,解放軍也罕見公開了近年來對過航台灣海峽外國軍艦的跟監畫面。
此次短視頻採用中英雙語字幕,節奏分明,2分29秒的時長裡選擇兩種配樂,兩種畫風,傳遞兩種聲音,兩樣態度。
該視頻首先展示了西湖與日月潭、武夷山與阿里山、鹵肉飯、梅花糕,謁黃陵、拜媽祖等一系列景物風俗,凸顯兩岸風貌相似、口味同好、文脈相通、習俗相近。視頻中特選了新疆、西藏等大美風光,這是對日前國台辦回應「台灣網紅盛讚新疆」的呼應。
視頻的後半部分則風格陡變,展示鄭成功驅荷收台、施琅平台複統、台灣同胞抵抗日本殖民統治、國共兩黨合力抗日救國,在歷史中攜手向前、一致對外的精神內核。
值得注意的是,視頻結尾,解放軍罕見公開近年來對過航台灣海峽外國軍艦的跟監畫面。從視頻可以明顯看出,這些外國軍艦無論大小新舊,行動都盡在解放軍掌握之中。彰顯解放軍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底氣和能力。
此前,針對台防務部門聲稱解放軍受限於台海的天然地理環境、登陸載具與後勤能力不足等因素,尚未完全具備全面攻台的正規作戰能力,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回應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可靠的手段讓天塹變通途,有強大的能力挫敗「台獨」武裝的任何負隅頑抗,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兩岸各民族青年文創文旅活動在平潭舉辦
【香港中通社9月17日電】近日,福建省三創促三交·兩岸各民族青年文創文旅研習營活動在平潭舉辦,來自福建各地高校的兩岸青年學生、在閩就業創業的兩岸青年企業家、專家學者等50多人參加。
活動由福建省民族與宗教事務廳、共青團福建省委員會主辦。
據了解,本次研習營活動以「文創文旅繪青春·三創三交促融合」為主題,聚焦文創、文旅等領域,以實地研學、親身體驗、互動交流等形式,讓兩岸青年感悟平潭的人文歷史、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
在沙龍會上,活動還邀請在嵐(平潭簡稱)台青上台分享各自在平潭的創業就業故事,介紹平潭在就業創業方面出台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兩岸青年來嵐就業創業、築夢圓夢,現場氣氛融洽。
活動期間,兩岸各民族青年深入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探尋南島語族先民的足跡,探秘東南沿海史前文明發展歷程,深入瞭解南島語族研究動態,加深對海峽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融史實的認識;並走進國家級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平潭台灣創業園」,近距離感受兩岸青年創業的「共同家園」;遊覽兩岸融合試點村平潭上樓村,現場領略兩岸融合發展時代新貌、人文風尚、鄉土民俗,體驗兩岸文化交流、文創品牌、鄉建鄉創等成果,增進兩岸交流合作。
賴清德支持度大跌 台民調顯嚴重警訊
【香港中通社9月17日電】台北消息:台灣民意基金會17日公佈最新民調,顯示當局領導人賴清德上任百日,聲望從五成八下滑至四成七,不支持者更是由25.5%到38.5%。有分析表示,上任百日,支持者流失11.4個百分點,不支持者增13個百分點,無疑是個驚人的政治現象。
9月民調顯示,15.1%非常贊同賴清德處理台灣事務的方式,31.5%還算贊同,26%不太贊同,12.5%一點也不贊同,11.3%沒意見,3.7%不知道、拒答。
與8月民調相比,贊同賴清德的人下滑0.1個百分點;不贊同的人飆升7個百分點。按照台灣民調一個百分點約等於19.5萬人估算,7個百分點代表136.5萬人。
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相當恐怖」,一來一往,使得贊同賴清德的人比不贊同的人只多出8.1個百分點,與上個月比減少了7.2個百分點,可以說是一個嚴重的警訊。
針對「賴清德處理兩岸關係」,民調顯示16.2%非常滿意,29.8%還算滿意,22.8%不太滿意,17.9%非常不滿意,10.2%沒意見,3.1%不知道、拒答。其中,不同年齡層對賴清德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有明顯不同,以45歲為分界點,45歲以下多數不滿。
游盈隆分析,賴清德上任百日後的社會支持基礎,多數年輕人及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者沒有跟賴清德站在同一邊。
兩岸打造青春版《牡丹亭》重返北大 再現昆曲經典
【香港中通社9月17日電】由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聯合江蘇蘇州昆劇院共同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14日至16日再次走進北京大學,進行首演二十周年慶演,重現中國文學美麗的愛情故事。
此次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演出,分上、中、下三本,從「夢中情」再到「人鬼情」,最後是「人間情」,演繹出凄美浪漫又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
據介紹,《牡丹亭》出自明朝劇作家湯顯祖之手,原作共55折,講述名門閨秀杜麗娘因夢生情,一往而深,最終超越生死,與書生柳夢梅結成連理的故事。青春版《牡丹亭》將原著濃縮成27折,由白先勇擔任總制作人和藝術總監,特邀大陸昆曲名家汪世瑜、張繼青擔任藝術指導,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沈豐英、俞玖林領銜主演。
今年已是87歲的白先勇表示,兩岸優秀昆曲人才及眾多學者、業界人士不懈努力,才讓這部作品得以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欣賞、理解並產生巨大共鳴,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成功範例,讓青春版《牡丹亭》煥發出強大生命力,走向世界舞台,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海峽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