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慶期間入境旅客數字超越旅遊局預測說起

  國慶期間,澳門街頭人頭湧湧,各業一片暢旺。正如「港澳平」署名文章《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香港澳門揚帆奮楫》所指,國慶期間,香港和澳門充滿歡樂祥和。大家表達最多的是對祖國繁榮昌盛的祝福,對港澳發展更好的期待,對人民生活幸福的嚮往。香港、澳門特區政府正團結帶領社會各界乘三中全會東風,以鮮明的改革理念,積極穩妥推進各領域改革,成效不斷顯現。最近國際上一些機構發表的報告反映,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排名重回全球前三、營商環境成熟度晉身全球十佳、IPO集資額回升全球第四,澳門蟬聯「最佳亞洲會議城市」,……港澳一張張「金字招牌」更加閃亮,港澳經濟日益「活起來」「火起來」。
  在國慶節前,澳門旅遊局曾經預測,「十一」黃金週日均訪澳門旅客量將達到十三萬人次以上,並且達到國慶假期旅客量新高。現在雖然「十一」黃金週還有一日才結束,但已經完全可以「檢驗」旅遊局的預測是否應驗了。
  這有兩組數字可供「檢驗」,其一是治安警察局提供的資料,從九月二十九日至昨日(十月六日),旅客出入境逾二百二十萬人次,其中入境旅客約一百一十萬人次,平均每天十三點七五萬人次;其二是旅遊局公佈的資料,從十月一日至五日的假期前五天,澳門入境旅客超過七十九萬人次,日均超十五點八五萬人次,其中二日及三日入境旅客量達到十六點六一萬人次和十七點四三萬人次,連續兩天刷新國慶假期澳門單日入境旅客量的最高紀錄。
  由於內地的「十一」黃金週是從十月一日至七日,因而治安警察局公佈的包含九月二十九日和三十日的數據,並未與「十一」黃金週相對應,但即使如此,也已經超越了旅遊局的預測。而旅遊局公佈的數據,正好與「十一」黃金週的頭五天相對應,而平均每天十五點八五萬人次,就更是遠超旅遊局自己的預測。不過,在「十一」黃金週最後兩天亦即昨日和今日,是多數內地遊客賦歸之時,入境遊客相對減少,如昨日就只有十二點三二萬人次,相信今日還將會降低,但平均起來,每天十五萬人次已經基本定局。
  「十一」黃金週入境澳門旅客數字超越旅遊局預測,而且還打破了記錄,這當然得益於澳門的旅游資源豐富,及特區政府旅遊、文化、交通、市政、衛生、治安等各部門的努力。實際上,「澳門歷史城區」、「東亞文化之都」、「澳門創意美食之都」、「最佳亞洲會議城市」,及正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演藝之都」、「體育之城」等,尤其是中西文化匯合的景觀,還有宜遊、宜居的友好環境,都讓各地遊客慕名而來。
  而澳門特區政府在平時就注意做好「待客之道」的同時,為了迎接「十一」黃金週,更是「扭盡六壬」、「出盡法寶」,安排了多項節慶活動,包括國慶夜煙花助慶「火樹銀花嘉年華」、「十月初五街節」、「反斗角色旅遊同樂日」及「離島尋趣‧濱海導賞遊」等,及聯同六大綜合度假休閒企業共同推進澳門歷史片區活化工作,國慶期間將舉辦豐富藝文活動,在康公廟前地設置十米長的大型花燈藝術裝置《影龍》,在益隆炮竹廠打造「色彩‧綻放」文創玩樂園區,在大炮台花園平台舉行結合國慶金秋及奧運精神主題的「金秋起動大炮台」,在福隆新街舉辦戶外文創市集等多項活動,在媽閣廟前地舉行第十一屆「獅王爭霸國際賽2024──美高梅盃」賽,在海事工房二號設有「大頭佛遊記」「出色功夫鞋工作坊」「畫出獅鼓工作坊」等。讓內地遊客感受到「不一樣的風情」,也是吸引內地遊客的「殺手鐧」。
  當然,交通局和治安警察局分別在市中區和大三巴牌坊一帶,以及氹仔舊城區一帶設置臨時行人專用區,並進行交通管制,有效地分流擁擠的人流,使得遊客們都能平安旅遊度假,其成效獲得旅客、商戶及業界人士的廣泛好評,創造了良好的旅遊環境,也讓遊客們產生「回頭力」。
  導致「十一」黃金週入境澳門旅客數字超越旅遊局預測的更重要原因,是內地居民對經濟發展的前景抱有堅定的信心。實際上,在國慶節前夕,中國三大金融監管機構召開聯合發佈會,宣佈一攬子支持國內經濟和刺激樓市、股市的措施。官方這一輪刺激措施主要有三大招。首先是降准、降息;第二招是支持房地產市場,包括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率;第三招是穩定股市,措施包括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這一攬子刺激措施力度大、涉及範圍廣,可以說是過去一年來官方在重振經濟、挽救樓市頹勢和阻止物價廣泛下探採取的最積極措施。利好消息出爐後,曾經低迷的中國股市猶如久旱逢甘霖,漲得酣暢淋漓,創下四年多來最大單日漲幅。這讓人們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因而增強了出遊的興趣和動力。
  尤其是習近平主席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招待會上指出,「經過七十五年的艱苦奮鬥,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展開壯美畫卷並呈現出無比光明燦爛的前景。」「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這擲地有聲的話語讓全體中華兒女倍感振奮、倍受鼓舞。而作為「活力」和「幸福」的象徵的李瑞環、溫家寶,就在習近平兩旁就坐,更讓人們感受到中央的經濟政策是積極向上發展的。這就更為激發人們以出遊的方式來「狂歡」的興致。
  因此,在「十一」黃金週期間,內地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十九點四億人次,平均每天二點七七億人次,較二零一九年同期日均增長百分之十九點四。其中,超八成旅客將選擇自駕出行。旅游景區人潮如織、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消費場景不斷「上新」,文旅市場「火」出新高度。
  因此,澳門在「十一」黃金週期間入境旅客破紀錄,其實是內地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激增這個「海洋」中的一片「小浪花」。
  其實,中國三大金融監管機構「出大招」促進股市發展的效應,也已溢出到澳門來。據世邦魏理仕股票研究表示,澳門博彩營運商的股價在過去一周平均上漲了百分之二十三點七,而且投資者還有繼續「加倍下注」澳門博彩股票的空間。
  即使澳門特區在「十一」黃金週期間有亮麗的表現,但仍需「精益求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尤其是牢記夏寶龍主任「識變、應變、求變」的指示,對目前仍然有待改善之處「及時求變」。比如,在進一步爭取及開拓客源方面,應當加大吸引海外客源的力度,提高海外客源在總客源中的比例;又如,根據習近平主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的論述,參照內地各地文旅部門在平時尤其是在國慶節期間緊跟消費新趨勢,持續提升傳統業態,培育新業態新場景,推動文化和旅遊在更廣範圍、更高水平深度融合,豐富人們的假期體驗,讓旅遊業更好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的經驗,進一步提升澳門特區的文化旅遊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