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舉措引客齊發力 澳門旅遊再創佳績

  【中新社澳門10月8日電】今年十一黃金周,澳門旅遊業再創佳績。數據顯示,10月1日至5日,澳門入境旅客超79萬人次,日均逾15.85萬人次。其中,10月2日和3日入境旅客量分別達16.61萬人次和17.43萬人次,連續兩天刷新國慶假期澳門單日入境旅客量最高紀錄。
  受訪的澳門各界人士表示,澳門旅遊業在國慶假期取得的佳績得益於中央系列惠澳政策措施,特區政府積極推動旅遊經濟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橫琴深合區推進文旅融合等因素。
  今年以來,中央推出多項惠澳政策措施,包括新增中國內地十個城市為赴澳「個人遊」城市,橫琴深合區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符合條件的內地旅行團可多次往返澳琴,提高經澳門進入中國內地的免稅額,為非中國籍澳門永久居民簽發往來內地通行證等。
  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旅遊商會理事長張健中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央系列惠澳政策、措施體現了中央對澳門發展的關懷和重視,體現了「一國兩制」的優越性,對澳門旅遊業佳績起到關鍵性作用。從長遠來看對澳門經濟加快復蘇和繁榮發展也會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國慶假期,澳門特區政府精心推出國際煙花比賽匯演、火樹銀花嘉年華等大型活動,同時積極做好出入境、交通和消費等工作的安排部署,為來澳旅客提供便利。例如,澳門輕軌及公共巴士在10月1日國慶節當天推出免費乘車特別安排;特區政府推出「喜迎雙慶澳門有請」特別營銷活動,澳門民間社團、會員商舖也都做了大量的準備。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認為,特區政府多個部門充分做好迎客準備,盡力保障旅遊服務質量,構思挖掘了更多旅遊產品、品牌,設計不同旅遊路線,向旅客提供了更多富有澳門特色的旅遊產品,展現了澳門「旅遊+」活力。
  張健中指出,澳門旅遊業界也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的政策,推出一系列適應不同客群的旅遊產品,持續積極實施「旅遊+」跨界融合,結合澳琴旅遊融合及粵港澳大灣區大旅遊目的地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澳門旅遊在知名度、旅客評價、質量管理、差異化體驗以及特色旅遊產品展現等方面都獲得好評。
  據統計,今年前三個季度,訪澳遊客逾2500萬人次。結合國慶節假日「丁財兩旺」的勢頭,澳門旅遊業界對第四季度情況保持樂觀,認為能達到甚至超越預期目標。
  澳門酒店旅業商會理事長盧志良表示,第四季度是旅遊旺季,且澳門有一連串的盛事,如剛舉行的國際煙花匯演、國際音樂節和之後會陸續舉辦的格蘭披治大賽車、幻彩耀濠江等,月月有精彩,相信來澳旅客會越來越多,各行各業都會受惠。
  葉桂平指出,旅遊業一直是澳門重要經濟支柱,未來要持續發力,不斷豐富澳門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內涵。一方面應進一步練好「內功」,深化旅遊跨界融合,推動「醫療+旅遊」「演藝+旅遊」「研學+旅遊」等發展;另一方面也要繼續擴大朋友圈,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做好澳門旅遊在全球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