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缺乏激勵措施,越南錯過了美國英特爾和韓國LG化學的投資。」路透社近日以此為題報導稱,越南計畫投資部在最新公佈的一份檔中表示,由於缺乏足夠的投資激勵措施,越南錯過了包括英特爾和LG化學在內的跨國公司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在吸引全球科技企業「落戶」方面,越南正面臨著來自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多國的競爭壓力,該部門5日已經向越南中央政府提交了投資激勵基金的計畫,以增強本國競爭優勢。
英特爾、LG化學的要價
據報導,美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曾提議在越南投資33億美元,並要求該國提供15%的「現金支持」,但後來決定將該專案轉移到波蘭。韓國LG化學公司也跳過越南,在印尼投資電池專案,此前該公司要求越南承擔30%的投資成本。該檔補充說,奧地利科技與系統技術股份公司(AT&S,簡稱奧特斯)在越南要求投資支持,在未得到滿足後,決定在馬來西亞進行投資。此外,韓國三星電子正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印度。
據「越南網」5日報道,三星、英特爾、LG等外國企業雖然對越南進行了投資意向調查,但最終決定將規模達數十億美元的專案投資到其他國家,主要因為越南缺乏投資支持法規。
除了缺少投資激勵政策外,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也在增加外資對進入越南市場的顧慮。
對此,鄭州大學越南研究所所長於向東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越南目前發生了一些變動,部分外資在進入前可能會更多一些地評估風險;其次,7月初,越南最低收入標準進一步提高,意味著人力成本也在提高;最後,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氾濫,經濟「碎片化」趨勢加劇,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損越南作為製造基地和出口基地對外資形成的吸引力。
基礎設施方面尤其是供電系統頻頻出現問題,這讓一些企業對越投資產生顧慮。路透社去年11月報道說,晶片巨頭英特爾擱置了在越南的一項投資計畫。當時就有消息人士透露,對越南電力供應穩定性的擔憂是主要原因之一。越南在2023年6月遭遇大規模停電,許多製造商暫時停產。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電荒衝擊越南工業。北寧、北江兩省吸引外資最多。兩省頻遭斷電,北寧多個工業園區一度供電減半,部分國際制造業者選擇了關停或退出。
初步迎來高科技領域投資
部分大型企業「離開」越南市場的同時,據越通社報導,近年來越南在高技術領域吸引外資、促進技術轉讓方面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越南初步迎來了一些高科技領域新的投資。
越通社6日援引越南計畫投資部外國投資局最新報告稱,2024上半年外商新註冊、增資及出資、購買股份總額(統稱為外資)達到近152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3%。
「但相比於高科技領域,越南對外資的吸引力還是更多集中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主要因為越南在土地和稅收方面為這些企業提供較多優惠政策;越南還加入了很多全球性和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協定,產品出口時能夠更大範圍、更有力度地享受關稅優惠;此外,越南勞動人口中年輕人比較多。
「越南網」報導說,越南計畫投資部建議越南需要實施突破性和選擇性的投資支持政策,以保持其競爭地位。這對於保留和吸引具有廣泛供應鏈和重大社會經濟影響的領先公司至關重要。
越南政府也已經採取一系列措施吸引更多科技企業。據越通社報導,越南計畫投資部部長阮志勇6月26日在華盛頓會見了臺積電前副總裁瑟斯頓,鼓勵臺積電赴越南進行投資。他還與微軟國際政策總監凱瑟琳·尼爾舉行了工作會談,建議微軟儘快組團赴越南進行調研和考察並在合適地方投資建設研發中心。
誰是「競爭對手」?
不僅是越南,許多國家都在積極吸引半導體、人工智慧、晶片生產等高科技領域的投資。越南計畫投資部表示,美國、韓國、印度、中國和歐洲國家,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都提供各種有吸引力的激勵措施。這些激勵措施包括基於收入的福利(免稅和減稅)和基於成本的激勵措施,支持方案達到數十億美元。由於政策改革迅速,這些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成功地吸引了重大的高科技專案。
許利平認為,越南上半年對外貿易和吸引外資方面相對較好,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但與此同時,越南吸引高科技領域投資的優勢也需加強。首先,越南缺乏高科技產業發展所必需的高素質人才,半導體、人工智慧等方面對人力資源的要求很高,越南缺乏受過訓練並掌握高技能的工程師;其次,與東南亞其他一些新興市場相比,越南經濟發展起步較晚,政府財力厚度不足,很難制定出臺龐大的財政支持政策,尤其是英特爾、LG等巨額投資專案,雖能夠帶動產業鏈的整體發展,但是建設週期長,需要完備的基礎設施保障,以及越南政府大力度的財政支持;最後,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對外開放,大力吸引外資,從而形成了包括高科技領域在內比較雄厚的產業基礎。而越南則是「後起之秀」,儘管發展速度快,但需要做的功課也很多。
(倪浩 任重/文)
小小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