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同善堂將於11月1日上午十一時起開展本年度沿門勸捐,籌募服務經費首日將向新馬路一帶商號勸捐,藉以發揚同心同德精神,共同維持慈善公益服務。同善堂值理會主席崔世平表示,過往的沿門勸捐籌得的善款約為1,000多萬元,但近年經濟情況較反覆,希望實事求是和發動社會各界捐款。
沿門勸捐記者會昨日下午3時在同善堂二樓會議室舉行,多名值理會成員出席,介紹今年活動詳情及2023年至2024年度同善堂助貧施濟、贈醫施藥、免費教育、免費托兒、敬老護老等慈善工作概況。會上,值理會副主席胡順謙率先捐出100萬元支持。
崔世平表示,作為民間慈善機構,在創堂之初至今,同善堂就以「星火燎原」、「集腋成裘」的宗旨廣納善源,按該堂傳統,每年沿門勸捐,舉辦不同募捐活動是主要的籌款途徑之一。感謝澳門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長期支持和慷慨解囊,令該堂無論處於任何經濟週期,都能堅持每天服務有需要的社會大眾。
崔世平稱,發展至今,同善堂的贈醫施藥、助貧施濟、免費托兒、免費教育、敬老護老服務深受澳門市民的信賴,特別是贈醫施藥服務,過去一年度合共免費診治超過37萬入次。「扶危濟貧、贈醫施藥,傳承華人文化」,為了堅守這一原則,同善堂一直在傳承和研究中醫藥文化上不断努力,為了更有效推廣中醫藥文化,在對内的教育上,同善堂學校加強學生對中醫藥文化和對中醫中藥知識的認識,今年適逢該堂免費教育服務100周年,為推廣中華慈善文化及慶祝百年校慶,早前同善堂中學成為「中醫藥文化普及在澳門」學界計劃的首站,優先培養學生對中醫藥的興趣,藉此譲學生透過中醫藥文化,進而認識中國歷中和文化。在對外的宣傳和推廣上,近年該堂亦積極配合澳門特區政府「1+4」適度多元化發展規劃,推動其中有關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該堂透過與本澳多個休閑企業、金融機構合作,共同推廣「藥食同源」文化,藉此將中醫藥文化及中華慈善精神廣傳不同界別的人士。
會上,同善堂亦公布去年(2023年)財務收支,其中經常總收入為逾1.61億元,涉及各界人士捐助和政府部門資助;年度性總支出逾1.58億元,包括五大慈善服務、緊急服務和行政經費等;同善堂嘗產租項收益與節餘撥入嘗產儲備,以及「同善堂綜合服務大樓籌建準備基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