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是中國男性健康日。隨著社會的發展,男性健康的話題越發引人關注。一方面,男性在社會、家庭、工作中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影響男性健康的各種社會因素、環境因素、生活因素等越來越多。
目前,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男性進入中老年後,隨著年齡增長,雄激素分泌會越來越少。雄激素不僅與性功能和生育有關,其水準下降對身體功能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與骨質疏鬆、肌肉無力或萎縮、內臟脂肪堆積、心腦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等的發生都有關系。這些問題使中老年男性生活品質明顯下降,反過來又加重雄激素水準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男性的生殖器官陰莖是全身血管最豐富的組織。由於陰莖血管較細,很容易因動脈粥樣硬化而發生狹窄,所以血管老化會較早地表現在性功能上。相比之下,心腦血管較粗,代償機制較強,只有當狹窄相當嚴重時才會被發現。因此,性功能被認為是「男性健康的風向標」。事實上,男性如果能更多關注男科疾病,發現問題後及時診治,就能預防或延緩很多更嚴重疾病的發生、發展,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
城鎮化、工業化飛速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等危險因素會影響男性生殖健康。睪丸內的生精細胞是代謝最為活躍的細胞之一,由於其比較淺表,所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比如:環境雌激素進入男性體內後,可干擾內分泌,導致精子數量與品質下降等。長期過量接觸環境雌激素等物質,不但影響本人生殖健康,還會影響後代健康。
值得引起重視的是,過去幾十年,全世界範圍內男性的精液品質均呈下降趨勢,其原因比較複雜,吸煙、飲酒、超重、肥胖、缺乏體育鍛煉、心理壓力過大、睡眠不足、不良飲食習慣、環境污染、電磁輻射暴露等,都可能影響精液品質。
雖然男性健康受到多方面挑戰,但目前公眾對男性健康的認識仍不足。例如:吸煙對男性生育能力和生育結局有明顯影響,可增加自然流產、胚胎停育的發生風險,但很多人並未認識到吸煙的這些危害。我們對4000多位男性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只有不到一半的被調查者知道吸煙影響生育功能和性功能。
很多女性對男性健康的認識也不足,重視程度不夠。事實上,男性健康離不開配偶的支持和參與,在男科疾病的治療和康復中,往往需要配偶的「支援」。例如:配偶可督促患者改變吸煙、飲酒、久坐等不良習慣,進行心理開導,提醒他們遵從醫囑,等等。
男性健康關乎方方面面,每個人都需要重視,不應抱有偏見,更不能「諱疾忌醫」。患男科疾病後,無論本人還是配偶,都要科學認識,坦然面對,不道防途說,不被虛假廣告誤導,及早到正規醫院相關科室診治,積極維護男性健康。
(姜輝/文)
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