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先進光源裝置 澳門兩校參與建設

  【香港中通社10月27日電】香港及澳門八所高校26日與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簽署合作協定,共同探索南方先進光源共建新模式。
  南方先進光源是擬在大灣區新建的另一大科學裝置,為第四代衍射極限同步輻射光源,可被視作一台高品質的「巨型X光機」。其利用X射線探測核外電子,能廣泛應用於物理、能源、環境等多個領域,與通過中子探針觀察物質的微觀結構和動力學、主要與物質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散裂中子源,有強大互補性。
  有關協定在南方先進光源指導委員會在港舉行的第三次會議上簽署。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與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等港澳高校,及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和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兩個學術機構,分別簽訂合作協議。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主任王生表示,位於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早前已與7間港澳高校合作,完成了76項實驗課題。作為籌備中的大科學基礎設施,南方先進光源亦可以作為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的試點和示範項目,在資金使用、人才流動、合作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並逐步完善相應機制。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徐海山表示,今次合作充分發揮雙方互補的優勢,推動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雙方亦共建人才培養和引進制度,為大灣區引進更多高水平科研人才擴闊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