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將於今日在凱薩飯店舉行午宴,並召開籌組超越黨派的兩岸智庫的籌備會,參與者將有台聯黨前主席蘇進強、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前民進黨籍「副總統」呂秀蓮等人,以及企業界人士、海基會的學者代表等受邀出席。該智庫預計十二月八日正式成立,並舉辦「中道和平倡議宣言大會」,發表兩岸相關的和平倡議。
王金平此舉,聯同其日來動作頻仍,一忽兒動員台中市長盧秀燕參加下屆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一忽兒開設網路線上「喬王」課程,因而有人猜度,王金平是在推動盧秀燕參選國民黨主席遭到婉拒後,索性親自出馬,為自己參選國民黨主席進行鋪墊。
王金平曾經參選過國民黨主席。那是二零零五年,時任「立法院長」及國民黨副主席的王金平,與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進行競爭,但不敵獲得百分之七十二得票率的馬英九而落敗。也正因為是這次參選國民黨主席,而與在過去交集不多的馬英九結下了怨懟,他指責馬英九團隊主打「反黑金」訴求,一再攻擊自己「搞人頭黨員」、「賄選」,因而選後王金平忿而拒絕了馬英九的邀請,放棄副主席之職。隨後,更於二零一三年爆發「馬王政爭」,馬英九與王金平的關係更是雪上加霜,而且還成為國民黨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間接導致二零零八年國民黨丟失執政權及在「立法院」的議席優勢。
王金平具備參選國民黨主席的資格。按照《中國國民黨主席參選辦法》第三條規定,「本黨黨員曾任中央評議委員或中央委員,得申請登記為本黨主席選舉候選人。」而王金平曾於一九九零年起擔任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主委,一九九一年起同時擔任國民黨「立法院」工作會主任及黨團書記長,一九九二當選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二零零零年被選為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因而完全符合上述資格。實際上,正如前述,他在二零零五年就曾經參選過國民黨主席。
而在現實中,也確實是有不少國民黨內的「本土派」對朱立倫頗為不滿,因而先是透過王金平力拱盧秀燕出選黨主席(詭異的是,盧秀燕是籍貫山東省的外省人後代,其政治理念也不同於黨內「本土派」),與朱立倫競爭黨主席。在盧秀燕婉拒後,就「沒有魚,蝦也好」地轉為抬拱真正的「本土派」精神領袖王金平,參選黨主席。
倘果如此,王金平並非沒有勝選的機會。因為在國民黨的三十七萬黨員中,分為三大板塊,各據三分之一。其中第一大板塊就是「組織票」,包括「立委」、縣市長、縣市議員掌握的黨員等。這部分選票,基本掌握在朱立倫的手中。如果投票率較低,對朱立倫絕對有利。
第二板塊是退伍軍人、軍眷等為主的黃復興黨部。這也是屬於「組織票」,而且更是被稱為「鐵票部隊」。不過,近年來鐵票已經「生銹」,尤其是原來的老黨員已逐漸老去逝世,新加入的其實並非「深藍」,一些本身籍的退伍軍人或軍眷已經稀釋了「深藍」光譜。不過,由於朱立倫是外省人後代,他們或將會支持朱立倫。但倘若是張亞中或趙少康參選,他們就將會「棄朱投張/趙」,投給「深藍」的張亞中或趙少康。
第三板塊是「本土派」黨員,尤其是受到地方派系勢力影響者。他們可能基本上將會支持作為地方派系勢力精神領袖的王金平。而在目前國民黨黨員的比例結構中,這部分黨員的比例較大。因此,若是張亞中或趙少康參選,就將會產生「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效應,讓王金平坐享其成。
但王金平參選國民黨主席這個說法,卻遭到王金平本人否認,連連自稱是「退休的人,「沒有介入黨主席選舉」。知情人士也直言,王金平成立「中道和平聯盟」與該智庫,不是為了要選國民黨主席,他也不會選國民黨主席。
那麼,王金平要成立跨黨派的兩岸智庫,又意欲何為?外界解讀是想要挑戰馬英九的「九二共識」,替藍營找出新的兩岸路線。實際上,昨日就有學者認為,王金平是在幫國民黨破解「九二共識」「困境」,替「二零二八」國民黨「總統」人選清理戰場。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更是直接挑明:「對於有志於下一屆『總統』大選的,這個國民黨內的政治人物,像盧秀燕這種,他們或許也都期待,有一個『公道伯』可以出來,破解『九二共識』魔咒這樣子的一個困境,這時候就會激起國民黨內,內部的這種茶壺裡面的風暴。」而「公道伯」就是王金平的「專用綽號」。
倘果如此,就一方面折射了,國民黨內對「九二共識」(即使是內涵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的信心度及支持度,都在大幅衰減,中國國民黨有可能會蛻變為「台灣國民黨」。
這並非是杞人之憂。二零零零年、二零零四年、二零一六年以及二零二零年大選之後,國民黨在檢討敗選原因時,都有黨內人士倡議將中國國民黨更名為「國民黨」,甚至「台灣國民黨」,當成是救亡圖存的改革之一。國民黨中常委洪玉欽還在中常會臨時動議,提出國民黨改名案。他強調,國民黨不能處處挨打,要化被動為主動。他要求將「中國國民黨」更名為「台灣國民黨」,以強化國民黨「台灣化」、「本土化」形象。
而在當時的討論中,王金平認為有利也有弊,去除「中國」有助於加強本土意識,至於是否能夠有效獲得本土選民認同,還需聽取各界意見。國民黨論述小組召集人蕭萬長則對此相當重視,強烈建議將此列入「在地化∕本土化」工作小組討論議案之一。而蕭萬長今次則被王金平邀請為籌組跨黨派兩岸智庫的發起人之一。至於另一發起人呂秀蓮,則雖然承認有「九二共識」這麼一回事,但卻呼籲要發起民間國是會議,凝聚「台灣共識」,廢除「九二共識」。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王金平對馬英九的怨懟至今仍然未能放下。實際上,馬英九是國民黨內最為維護及堅持「九二共識」的,最近更是逢有談話必講「九二共識」。王金平是否因為感覺到曾經受到過馬英九的「欺負」、「打壓」,就偏偏要與之作對,要揚棄「九二共識」?
兩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