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於昨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二零二五年經濟工作;聽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匯報,研究部署二零二五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其中有關分析研究二零二五年經濟工作的部分議程內容,引發此間經濟界人士的高度注意,認為中央的最新經濟政策將為澳門特區經濟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因而必須緊緊抓住這個機遇,並用好用盡用活,促進澳門特區經濟的進一步提振增長。當然,也要反過來充分發揮澳門特區的特殊有利條件,支援及協助內地更好地落實執行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決策,努力完成會議對二零二五年經濟工作提出的各項任務,作為澳門特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個具體表現。
昨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會議還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會議承諾在二零二五年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據海外媒體分析報導,這場會議代表十多年來中國決策者在貨幣政策立場上的首次轉變,從已經堅持了十四年的「穩健」轉向「適度寬鬆」,暗示二零二五年將頒布更多貨幣寬鬆政策。
有經濟學家表示,會議提到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表明,中國政府可能會在明年三月的人大會議上安排更高的財政赤字率。新華社日前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表示,中央財政明年還有比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
「春江水暖鴨先知」。對內地經濟尤其是金融政策十分敏感的香港股市,昨日就作出了積極正面的回應。在下午三時半左右,當香港媒體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發出了十年來最積極的刺激基調的消息,其中含有穩住房市股市等多項經濟金融措施後,港股立即轉跌為升,且超越二萬點心理關口。全日恆生指數收盤飆升五百四十八點或百分之二點七六,收報二萬零四百一十四點,創下近月來收盤新高。港股全日成交金額上升至港幣二千零六十五億元,是近期交易日成交量較多的一次。
另外,據彭博社報導,離岸人民幣收復跌幅,走強零點一個百分點,因市場押注中國經濟將在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復甦。週一的解讀也提振了地區貨幣,澳元上漲零點三個百分點,新西蘭貨幣減少了跌幅。可見中央政治局昨日會議的影響,是國際區域性的,不限於港澳。
雖然新華社有關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報導,沒有提到港澳地區,但其對港澳地區的影響是重大的。實際上,澳門與內地經濟聯繫日益緊密,因而中央政治局會議不僅對提振內地經濟意義重大,而且對澳門提振經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即將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週年,及澳門特區第六屆政府即將成立之際,意義更非同尋常。
實際上,會議中有關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及穩住樓市股市的決策,就將直接與澳門相關。這是因為,有不少澳門企業或個人在內地投資房地產,採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群眾進入樓市的信心,激活已經停滯一段時間的樓市;而穩住房價並止跌回穩,也有利於這些企業和個人擺脫困境,從而抽出資金,投資內地和本澳新項目。何況,內地樓價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樓價回穩後,對澳門樓價也將會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這將為澳門房地產業轉型發展帶來新契機,澳門房地產業者應當緊緊抓住這個機遇,徐圖復甦發展,並思考謀劃發展新模式。
會議提出大力提振消費,這可能會促進內地中小微企的復甦發展,從而引發消費業者與消費者的良性循環,人們的手頭逐漸寬裕,就將會多消費、敢消費。一方面,在中央已經推出多項利企便民的出境措施下,就將會促使更多的內地居民來澳門旅遊、購物。一方面,可以彌補受各種主客觀原因影響,海外遊客來澳門旅遊仍然未能完全恢復到二零一九年之前狀態的「欠收」;另一方面,隨著內地遊客來澳門旅遊的模式有所改變,及澳門博彩業發展也已經轉型,野蠻性發展及「暴發戶」式參賭現象已經基本消除,進入「小注可怡情」的健康有序營運及發展,而這些又再「大河漲水小河滿」的消費客,將會更多地來澳門旅遊、消費,有利於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當然,澳門特區更應當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姿態,積極配合及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的各項決策。比如,會議提出「要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在當前中美貿易戰的硝煙未能停息,特朗普上台後可能還將會更為尖銳激烈的前景下,中央為穩外貿、穩投資而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性,提升對歐洲、日本、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比重。澳門就有必要進一步發揮中葡平台的獨特優勢,協助國家開拓葡語國家以至拉丁語系國家的市場,並為葡語國家的產品、服務、投資、技術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提供便利。
澳門特區在努力吸引國際遊客可過程中,應當「飲水思源,涌泉相报」,與內地尤其是大灣區的旅遊業在合作,充分利用中央對部分國家旅客實行免簽的措施,運用適當的方式,設法將部分來澳門旅遊的海外遊客,引流到大灣區甚至延遠的內地各地旅遊,以促進互利共贏,共享旅遊資源。
會議指出,要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建構現代化產業體系,及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在這方面,澳門特區雖然可以發揮的空間不大,但仍然可以充分利用澳門特區實行「一國兩制」特殊政策的便利,及「國際大都市」的優勢,積極發揮澳門的平台作用,加強澳門作為與內地和國際市場商品要素的聯通對接,為海外優質商品進入內地市場,以及內地商品銷往海外市場提供服務。發揮澳門專業服務與國際接軌優勢,促進內地與全球聯接。辦好內地企業與澳門企業聯合「走出去」的活動,與內地企業拼船出海,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華澳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