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讀者來稿:1999年12月20日零時,五星紅旗和澳門特區區旗在澳門文化中心的夜空冉冉升起正式成立。澳門,這座有著400多年中西文化交融歷史的古老城市,正式迎來了涅槃新生。廿五載的風雨兼程,廿五載的接續奮鬥,澳門特區政府與澳門人民在中央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堅守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以「風起扶搖萬裏舉」的豪情壯志,銳意進取,奮發圖強,取得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古老的濠境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著更美好的明天大步邁進。
堅決維護「一國」是澳門跨越式發展的定海神針。回歸以來,特區政府歷任行政長官及管治團隊始終堅守「一國」之本,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堅決維護中央憲制權力,確保了澳門「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澳門特區陸續修訂了《維護國家安全法》、《行政長官選舉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法》,進一步築牢了特區選舉法律制度的安全堤壩,健全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組織體制和執行機制,實現了維護國家安全法律體系的系統性重塑,維護國家安全和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的法律制度在澳門得到了持續健全,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得到有效維護,特區高度自治權得到正確行使。
祖國是澳門經濟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澳門回歸後的25年,是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品質最高的時期。回歸以來,內地與澳門經貿交流合作不斷深化,水準不斷提高,領域不斷拓展,內地與澳門簽訂了CEPA協議,內地對澳門已全面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一組數據能夠清晰地說明澳門與內地經濟協調發展的輝煌成就: 2000年1月到今年11月,內地經拱北海關對澳門地區進出口總值累計超過4700億元人民幣;2024年前三季度,澳門本地生產總值達到3010億澳門元,按年實質增長11.5%,外匯儲備達到2306億澳門元;2023年,澳門人均GDP達到6.9萬美元,位列世界第九,亞洲第三;1999年至2023年,澳門人均GDP由1.5萬美元增至6.9萬美元,失業率從6.3%降至2.7%。澳門正積極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發佈了《澳門特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著重推動綜合旅遊休閒業以及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發展,澳門必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向現代化國際都市的華麗轉身。
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有力支點。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回歸後的25年,澳門地區文化事業發展迅速,進步顯著。澳門基本法規定和支持特區政府發展文化事業,國家確立澳門「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發展定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把澳門建設成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回歸以來,澳門完成了首部地方誌《澳門志·地理分志》,並有多部國家級歷史文化大型著作開設《澳門卷》,清晰闡釋了澳門與中國內地密不可分的歷史聯繫與邏輯。展望未來,澳門將繼續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平臺,舉辦更多國際文化活動,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與融合。同時,澳門也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進一步提升澳門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歷史時刻。回首過去的成就,我們倍感自豪;展望未來的發展,我們充滿信心。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引下,澳門必將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繼續書寫輝煌的篇章,迎接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和繁榮的未來。
(江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