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對澳門送電量累計達757億千瓦時

(本報訊)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也是粵澳電力實現聯網40年。南方電網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1月,內地累計對澳門輸送電量達757億千瓦時,為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提供重要能源支撐。

粵澳兩地電力聯網始於上世紀80年代,廣東與澳門雙方達成共識,於1981年7月31日簽署了電力補償貿易供電合約,這是中國首個利用補償貿易方式建設的外資辦電專案,是那個時代的大膽創舉。

澳門回歸祖國後,經濟快速增長,用電需求隨之大幅提升。南方電網進一步加大對澳門供電通道工程的建設力度。2006年至2012年間,先後投運珠海南屏站到澳門氹仔站2回110千伏南澳A、B線,粵澳電力聯網220千伏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到2022年,粵澳電力聯網第三通道也建成投運。

“3條通道實現了‘N-1’輸電可靠性的要求。”南方電網國際公司負責人介紹,即便遇到颱風、地震災害等極端侵襲,任一條輸電通道出現故障中斷,另外兩條通道仍然可以保障對澳門的穩定供電。

從珠澳兩回線路的開通到如今“三通道”全方位保障澳門電力需求,從安全可靠供電到數位化智慧電網建設,粵澳萬家燈火,愈添一網情深。

目前,南方電網已與澳電建立粵澳電力聯網工作、聯網通報協調、應急搶修聯動、調度運行應急等高效的溝通協調機制,實現“硬聯通”安全可靠,“軟聯通”高效暢順。雙方還定期召開聯網運行管理委員會聯席會議和工作小組會議,及時協調解決聯網運行中的各類管理和技術問題,共同保障對澳門供電安全穩定。

一衣帶水,粵澳同輝。粵澳電力聯網也見證著澳門回歸祖國懷抱後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邁出新步伐。

1999年,內地向澳門送電量為1.95億千瓦時,到2023年,輸送電量已達53.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31%,占澳門全社會用電量的九成,年送電量較澳門回歸當年增長27倍。截至2024年11月,內地累計對澳門輸送電量達757億千瓦時,為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提供重要能源支撐。

粵澳供電人的互學互促,也是粵澳交流互鑒的生動體現。

“當時,我們經常去澳門交流學習,澳門的電網架構、設備水準領先於我們。”珠海供電局第二任局長段光輝回憶道。

經過40年的發展,珠海供電局供電可靠性已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多次到澳門取經、曾任珠海供電局設備部主任的黃培專感慨說:“現在兩地的技術各有所長,我們在智慧巡檢、線上監測、大資料應用等方面逐步具備領先優勢。”

兩地更多電力基礎設施快速融合發展。截至今年12月12日,南方電網在廣州、深圳、珠海等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共建設了100座具備歐標充電服務能力的網站,實現縣區全覆蓋,平均30分鐘車程範圍,車主就能找到歐標充電樁。

以前,港澳新能源汽車充電介面主要採用歐標,與國標充電樁並不適配,車主需自備轉換插頭才能充電。如今,歐標充電樁的建設解決了許多港澳“北上”車主的充電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電網“順易充”充電服務平臺還與“澳電CEM”APP實現互聯互通,為澳門新能源車主提供更便捷充電服務,助力他們“暢跑”大灣區。

跑起來的還有“綠電”交易。2023年12月,我國首批港澳跨境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在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平臺達成,共成交綠證14200個,折合電量1420萬千瓦時。其中,南網國際公司與澳電完成首單跨境綠證交易520萬千瓦時,約等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00噸。

從電線相連到兩地融合,40年電光火石,40載燈火璀璨。南方電網將進一步提升對澳供電能力,持續深化粵澳電力合作,支援澳門產業多元發展,服務支援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包莉婷 楊雅潔 沈詩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