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兩岸民間交流不斷 經貿合作勢頭不減
【香港中通社1月2日電】回首2024年,臺灣的一場選舉、賴清德多個公開場合的謀「獨」挑釁為這一年的兩岸關係增添變數。
儘管民進黨當局百般阻撓,但兩岸民間在過去一年交流持續熱絡,經貿往來勢頭不減。兩岸民眾的人心相向無法人為限制,兩岸和平發展、交流合作,是臺灣民眾的共同心聲。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中旬,大陸共簽發臺胞證99.4萬張次,同比上升14.5%,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水準。其中,青年臺胞辦證人數佔比近三成,「首來族」辦證人數佔比達23%。與此同時,2024年以來,臺胞申請來大陸定居人數呈逐月遞增趨勢,申請量已超過前十年總和。
2024年4月初,馬英九率臺灣青年到大陸多地尋根、交流,多維度感受大陸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脈動。11月底,由大陸7所高校組成的師生團抵達臺灣,展開9天8夜的參訪。在臺期間,兩岸學子親密互動,交流默契。
就在大陸高校師生訪問團訪臺行結束不到兩周,馬英九再率臺灣青年赴黑龍江、四川,出席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活動並參訪。正如馬英九在冰雪節啟動儀式上所說,兩岸青年之間熱情交流,再堅硬的冰雪也因此融化,兩岸同胞就在這樣一次次的交流中走近走親。
除了各領域交流全面開花,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也在持續推進,臺胞臺企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據統計,2024年前11個月,兩岸貿易額為2662.22億美元。其中,大陸從臺灣進口1978.37億美元,同比增長8.8%;大陸向臺灣出口683.85億美元,同比增長9.4%。2024年1至9月,大陸新設台商投資企業5725家,同比增長5.6%。
2024年3月,在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建設推進會上,旺旺集團董事長、台商蔡衍明說,旺旺集團是兩岸交流合作的見證者,更是受益者,旺旺今後將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擴展業務範圍,提升產品質量。
2024年12月,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福建廈門舉辦,兩岸工商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致力於推進兩岸經濟產業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與會兩岸人士認為,不管全球經濟形勢和臺灣政局如何變化,兩岸經濟合作穩定發展的大勢不會改變。
柯文哲成「前主席」 與民眾黨共走求生路
【香港中通社1月2日電】2025年第一個工作日,臺灣民眾黨由代理黨主席黃國昌召開晨會,與此同時,前主席柯文哲與律師商討如何應對檢方的窮追不捨。隨著柯文哲正式辭職,民眾黨與其創立者一樣,被迫走上「求生之路」。
儘管已交保7000萬元新台幣、戴上電子腳鐐,因臺北檢方抗告成功,臺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要再一次走進臺北地方法院候審室,等待羈押庭召開,暫時的自由或將被回收。
臺灣高等法院1日撤銷交保裁定,重點已不在於柯文哲的逃亡可能性,而關注柯文哲是否會憑自由之身以及「實質影響力」,與案件相關證人串證。
為自證不會因黨務接觸證人,也為切割防止民眾黨受其連累,柯文哲1日正式辭去民眾黨主席,改由立委黃國昌暫代主席一職。辭職現場,柯文哲與民眾黨要員一一擁抱,既有告別之意,也有打氣之情。
柯文哲強調,雖然不再是黨主席,但依舊是民眾黨永久黨員與黨工,希望支持者們不要退黨,要等到他恢復清白的那一天。
放下一手創立的政黨,柯文哲期盼取得法官信任,然而「告別儀式」的經過卻落人把柄。當天與會的民眾黨關鍵人物,不少也是柯文哲弊案的重要證人,柯文哲與他們深情擁抱,又召開閉門會議,民進黨質疑「簡直是串證大會」。
對待綠營質疑,黃國昌反駁表示,工作接觸不在法院裁定的限制範圍內,且為避免柯文哲遭抹黑,會議全程錄音錄像,僅討論工作與黨務,完全不涉及司法程式內容。
無論如何,柯文哲將自己與民眾黨切割,專注於挽救自己,一向被視為「一人政黨」的民眾黨,離開柯文哲組織上的領導,也需要思考求生之道。
延續柯文哲任內慣例,黃國昌主導的第一場民眾黨晨會同樣在上午7時30分進行,會後黃國昌向外界表示,柯文哲辭職後,有非常多人申請線上入黨,導致線上入黨系統已到達飽和上限。
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證實,從1日下午到2日早上,有超過3000人入黨,民眾黨官方網站「一度卡住了」。看待入黨潮,黃國昌和周榆修都將功勞歸結於柯文哲,認為入黨的都是「小草(柯文哲粉絲呢稱)」,入黨是受到柯文哲離職講話的鼓舞。
被問及是否爭取黨主席,黃國昌也強調,雖然很長時間沒有與柯文哲見面,但對於民眾黨發展,以及許多公共議題,二人之間「不用太多的言語」。黃國昌言下之意是,自己與柯文哲志同道合,未來代理黨主席,也會遵循柯文哲的意志。
海峽兩岸